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L8-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96后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96,「后」字。序号2408、2710。左边双立人,取隔水势,好像三点水。右旁上面是蟠龙势,下面是飞带势。
97故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97,「故」字。序号2509。左边的「古」,十字势加竖笔势。右旁的「文」〔原为攴〕,竖笔势加交争势。
【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98既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98,「既」字。序号1610。左边是石楯势,然后竖钩这是斸钩势。右旁两横是奋笔势,下面是凤翅势。
99映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99,「映」字。序号0502。王羲之这里写的是「暎」,古代通「映」。五个笔势:左边「日」是竖笔势加奋笔势,右旁草字头,上字形竖笔势,然后是竖笔势一开半,最后大字形戈法化势。
100春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100,「春」字。序号0110。取势很简单,三横奋笔势,撇捺交争势,下面的「日」,外框竖笔势,里面两横奋笔势。有一点要提醒各位,一撇非常长,结尾比捺低得多。这样造成整个字倾侧,所谓「斜画紧结」,在书法史上和「平画宽结」相对,非常重要。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兰亭序》临摹本中,虞世南和褚遂良比较好,撇的收尾远比捺的收尾低,我自己也深受王羲之影响。赵孟俯和俞和都写平了。还有人倒过来,撇短捺长,我觉得不大好看,这问题无关取势,与裹束和结字有关。虞世南摹《兰亭序》,和他《孔子庙堂碑》很不同,后者都用平画,这里的原因要想一想。
101是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101,「是」字。序号0801。三个笔势:竖笔势、奋笔势、三牵绾。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二级课程说过,「绾」是牵连盘结的意思,来回转圈,容易生成很多圈眼,所以写好三牵绾的关键,是妥善处理圈眼。王羲之的三牵绾,或是把圈眼填掉,或是用很细的牵丝飞度,使之不显眼。集王羲之《圣教序》中这个圈眼就显得生硬,牵丝变成了实笔。其他书法家临摹本,也有毛病,尤其是赵孟俯夸大圈眼,完全失去了王字风韵。
102流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102,「流」字。序号0413、0509。两个字左边都是隔水势,隔水势是行书中常用的,所以有些书把隔水势称为行书式。「流」字右旁,头上为什么少了一点?查查《干禄字书》,原来这是俗写。俗写一般说法就是民间写法,对「流」字来说,这个说法不够清楚。

王羲之#黄简讲书法:八级课程行书篇15-《兰亭序》用字分析07
文章插图
「流」字跟「子」字有关,所以先要讲一讲「子」字。在甲骨文中,「子」就是一个婴儿的样子,象形。但还有一个「巳」,因为音近借用「子」。两个字同一个形,到底是不方便的,为了区分,金文中出现了「子」头部不封口的写法,《说文解字》小篆也是这样写,头部好像钩子。钩子向右写起来不顺手,头部偏向右侧就方便了,楚简、秦简、汉隶的「子」,就是来源于金文。至于「巳」字,删除了婴儿两只手,小篆写成弯曲的长弧线,许慎误会说这是蛇形。后来的隶书还是照金文隶定,头部是封口的,这样一来,「子」和「巳」两个字就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