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响乐团&一座城市的音乐涵养是如何养成的( 二 )
文章插图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无数青少年受惠于这样的普及活动,成长为新一代爱乐者。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注意到,最近一两年里,文化广场的会员中学生人数猛增。学者认为,青少年在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上具有强大的可塑性,青少年时期有没有接触音乐,接触什么样的音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审美能力。也正因为如此,在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看来,受众的迭代是今天上海这座城市音乐涵养得以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因为成长过程中有高质量的音乐贯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审美更包容,对于有质感的音乐更敏感,同时他们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有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今天的艺术普及还包含了新内容:倾听观众。张洁对此有着深刻感受:“当疫情导致我们可以提供的优质产品数量不足,而受众可以选择的文娱项目却多种多样时,一方面我们要比过去更加细致地研究受众的心理和行为,同时我们要更加迅速地根据受众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让我们的产品供应更加精准,并且质量持续提高,让观众真正获得艺术带来的满足感。”
城市的音乐涵养不是孤立的存在,必然和城市整体文化生态密切相关
从大环境上来考察,音乐涵养的不断提升,固然与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具备的深厚音乐传统密切相关。这里是中国唱片工业和近代流行音乐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亚洲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交响乐团所在地。改革开放之后,这里相继诞生了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普及性系列音乐会星期广播音乐会和中国规模最大的户外古典音乐节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并不是一种偶然。
但是,正如许多业界人士和学者所指出的,一座城市的音乐涵养不会是一种孤立的存在,它必然和城市整体的文化生态密切相关。近年来,上海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政策落地,通过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和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等一系列举措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擦亮上海文化招牌。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城市的文化品格得到锻造,文化土壤得到厚植;体现在人的变化上,则是培养了大众对于艺术的亲近感。
文章插图
而音乐,就在这一过程中以其特殊的魅力重塑着城市和城市里的人。究其原因,几位接受采访的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传播的便利性,导致音乐可以不着痕迹地融入城市的日常,成为普通人最容易接近的艺术类别。
上海社科院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曾经做过一个长三角41个城市的文化消费调研,发现在所涉及的六个大类中,音乐消费所占比重非常大。更重要的是,跟其他艺术门类相比,音乐最抽象,也因此最富有精神性,最能够对人产生召唤抵达并作用于人的内心。所以孔子曾说: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黑格尔亦留下名言: “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
正是从这个层面上,无论是对经典音乐的理解,还是对创新作品的包容,都将成为城市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来源:叶辰亮 摄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卫中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迎春展!“虎笑寅年——中日虎年迎春展”亮相上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