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历史上那些妙不可言的公正对联,你不看看?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少好对联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今天我在故纸堆里找对联,找到对仗工整却不出名的3副对联,妙不可言。如果大家喜欢对联,记得关注我哦。第1副:颅岂能开,只缘奸贼当诛,欲代雷霆除大憝;臂何须刮,自是圣人无病,幸从日月附余光。这副对联的作者是清代才子赵曾望,而对联的内容则是缅怀三国神医“华佗”。对联从《三国演义》出发,上下联分别说了华佗的两件大事。一个是给曹操治病,华佗建议打开曹操的脑袋来治病,结果被曹操误会而杀。一个是给关羽看病,刮骨疗毒,既体现华佗的医术,也体现关羽的毅力。华佗@历史上那些妙不可言的公正对联,你不看看?
文章插图
而这个对联比较有趣的点,在于为古人“翻案”,从相反的角度立论,给人新奇之感。上联说,人的脑袋是不能打开的,而华佗这样建议的原因,其实是想用看病的名义借机杀死曹操,为天下除掉一个大奸臣。华佗@历史上那些妙不可言的公正对联,你不看看?
文章插图
这其实有点歪曲华佗的“医者仁心”,不太符合事实。但是呢,如果把华佗理解为“苍生大医”,把华佗理解为忠于汉朝的“忠义之士”,好像也可以理解。在作者的理解中,华佗就好像是刺秦的荆轲,好像是击筑的高渐离,乃是“有志之士”,值得后世钦佩。这虽然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也能够自圆其说。下联同样也是翻案,说关羽关圣人的手臂本来没有什么大毛病,本来也就会痊愈的。而华佗给关羽看病,其实倒是华佗沾光了。这同样是有点歪曲事实了。不过考虑到关羽在清代民间那种红红火火的现象,考虑到关羽大帝的影响力,作者这样说,好像也说得过去。华佗@历史上那些妙不可言的公正对联,你不看看?
文章插图
很显然,作者之所以写这样的对联,就是要与前人不同,推陈出新,显示自己独特的思考,显示自己写对联的才华。从艺术效果而论,他的确做到了,对联确实写得很巧妙,能够吸引人眼球。当然,从对联内容来说,是批评还是赞美,就看读者自己的想法了。第2副: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君于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北宋有个著名诗人梅尧臣,此人反对“西昆体”,与欧阳修是好朋友,在北宋初期的诗坛上是个重要角色。可惜,梅尧臣在做官上却不灵光。他所担任的都是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尚书都官员外郎这样的闲散官职,可谓不够如意。欧阳修在《归田录》记载:“梅圣俞以诗书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这是说梅尧臣虽然在文坛很有名气,但是始终不能够成为翰林院士,可谓怀才不遇。梅尧臣晚年,终于等到了一点机会。上面指定梅尧臣负责修撰《唐书》。梅尧臣非常开心,激动地对妻子说:“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猢狲入布袋”这话什么意思呢?好动的猴子不喜欢束缚,如今却要被装进布袋里,没有自由可言了。华佗@历史上那些妙不可言的公正对联,你不看看?
文章插图
这话说得,好像梅尧臣很抗拒修《唐书》一样。其实,这是正话反说,更掺杂了许多牢骚之气。梅尧臣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可惜得不到重用。他虽然是自由的猴子,却得不到体制的认可,内心是很苦闷的。这时候,被上头委以重任,表面上梅尧臣不开心,实际上是很快乐的。只不过,他的快乐是伴随着多年不能够施展才华的“怨气”的。而梅尧臣的妻子听到这番话后,也是有点好笑的。所以她回了一句:“君于仕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