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世人都认为杨四郎是杜撰的,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原型人物

杨四郎的故事最早见于元杂剧,很多人都觉得杨延朗的传说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但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元杂剧虽然是一种戏剧,但这种艺术形式却讲究“事有源流”,也就是说剧本作者会根据史实改编故事,并不会凭空杜撰。所以,就算历史上没有杨四郎这个人,也应该有与其经历类似的原型。

萧太后!世人都认为杨四郎是杜撰的,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原型人物
文章插图

经过笔者的查阅,还真在史料中找到一位曾被召为辽国驸马的宋朝将军,他就是真宗时期的王继忠。王继忠是个开封人,出身行伍之家,他的父亲曾担任武骑指挥使。王父战死时,王继忠仅有六岁,得益于父亲立下的功劳,王继忠成年后被选为殿侍。
真宗登基后,比较赏识年轻的王继忠,将他调遣到云州担任观察使,后来又赋予王继忠兵权,让他担任实职。这种情况,有点像是现在的领导将亲信调到基层,有点“镀金”的意思。在后来的六年里,王继忠先后被提拔为转运使、定州副都部署。这一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副司令。能用六年的时间,混到副司令的位置,王继忠被提拔的速度可谓神速。

萧太后!世人都认为杨四郎是杜撰的,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原型人物
文章插图

公元1003年,辽国发动十万大军,进攻望都。
在此期间,驻守定州的王继忠被调到前线上,与敌军作战。在康村一战中,宋辽之间的战斗持续了五个时辰,辽军死伤惨重,不得不暂时撤兵。次日,辽军重新组织了进攻,采取了迂回的战术,一面进攻宋军防御最薄弱的东翼,一面绕后偷袭宋军的辎重和粮草。
情况十万火急,王继忠立即带着一队亲兵回防后方。由于王继忠身上的盔甲与众不同,所以敌军认定此人定是宋军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立即将王继忠包围。在《宋史》中,仅用三句话描述了这场恶战的惨烈程度:“围数十重,士皆重创,殊死战”。
王继忠带着剩下的部下且战且退,最终由于精疲力竭,遭到敌军的俘虏。关于王继忠被俘之后入赘辽国的故事,《宋史》中没有半点记载,《辽史》中也只有只言片语的描述。不过根据现存的史料,我们尚能得到一些信息。
沦为阶下囚后,王继忠被送到炭山,萧太后亲自出面将其延揽。

萧太后!世人都认为杨四郎是杜撰的,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原型人物
文章插图

那么,萧太后为什么没有杀掉王继忠呢?
首先,王继忠的地位比较特殊,因为他是宋朝皇帝身边的红人,如果能够将他召入麾下,将会在宋朝造成一定的“示范效应”;
其次,史料记载王继忠“姿仪雄美”,是个美男子,他的风度和气质异于常人,萧太后觉得此人不凡,杀之可惜;
最后,能够混到大宋军区副司令的高位,说明王继忠的能力不凡,惜才的萧太后自然不会放过延揽他的机会。
于是,萧太后授予王继忠户部使的职务,还从萧族中挑了个年轻女孩,许配给他当老婆。在宋朝人看来,王继忠就这样成了入赘的驸马。
【 萧太后!世人都认为杨四郎是杜撰的,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原型人物】
萧太后!世人都认为杨四郎是杜撰的,其实,历史上还真有一个原型人物
文章插图

景德初年,辽国再次挥师二十万,进行南侵。由于辽军来势汹汹,真宗在寇准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御驾亲征,一举击退辽兵。不过,辽国统治者却另有他图,一面进行着侵略战争,另一面却派出驸马爷王继忠,让他与宋朝进行秘密和谈。
直至此时,宋朝人才知道,原来王继忠没有战死,而是入赘辽国成了辽国驸马。后来,双方就签订了我们熟悉的“澶渊之盟”。虽然,史料中并未明确说明,王继忠究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过,结合王继忠在宋朝时真宗对他的赏识,以及王继忠作为辽国秘密请和使者的身份,相比他在这场和谈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