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张幼仪离婚后的生活:痛失幼子、被二哥奚落,徐志摩信中如此描述( 二 )
协议签好后徐志摩如释重负,对张幼仪的态度立时从仇敌变成了陌路人,还去看了刚出生的孩子。据张幼仪回忆,徐志摩格外认真赤诚地隔着玻璃窗看那个自己一心想打掉的孩子,然后也认认真真丢下了他们,追着林徽因回国了。
文章插图
张幼仪曾这样形容她之于徐志摩:我是秋天的一把扇子,只用来驱赶吸血的蚊子。当蚊子咬伤月亮的时候,主人将扇子撕碎了。
给情人信中的前妻
张幼仪经历了这场婚变,心境大不相同。二哥信中得话还历历在目,她知道自己再这样平庸下去连家人都看不起自己,更何况外人,于是她立志要在德国深造。未嫁给徐志摩之前,张幼仪也曾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几年的婚姻像一块阻路巨石,阻住了她视野和将来,但也让她成长起来。
离婚后张幼仪留在柏林,一边照顾儿子一边潜心学习,学业大有所成,但小儿子却不满三岁就夭折了。张幼仪悲痛不已,给徐志摩发了消息。1925年3月26日,张幼仪与徐志摩三年后在丧礼上再见,一切已物是人非。
当时林徽因已嫁给梁思成,为爱抛弃妻子的浪漫大诗人也没有多坚贞,转而与尚未离婚的陆小曼你侬我侬,而张幼仪已脱胎换骨,从15岁那年只知道帮他照顾父母的无知少女变成了独立坚强的女人,不仅有自己的圈子黑背景,思维上也非常前卫,这令徐志摩大开眼界。
文章插图
徐志摩与陆小曼
当时徐志摩与陆小曼之间尚未公开,在德国停留期间频频给陆小曼写信,信中这样形容张幼仪:
“她今天挂着两行眼泪等我,好不凄惨。
刚送C女士回去,可怜的母亲,三岁的小孩子只剩了一撮冷灰,一周前死的……”
对丧子时张幼仪的表现,徐志摩也觉得还不如家里的保姆悲伤。徐志摩视而不见张幼仪坚决不打胎,拖着孕身独自从英国到德国的艰辛,也无视孩子病重时张幼仪的日夜守护,坚定认为张幼仪冷漠。
徐志摩对可怜的前妻和死去的儿子不能说不残酷,仿佛个全然无关的陌生人、旁观者、议论绯闻的街头邻居,而不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丝毫没有血脉相连的悲痛和苦楚。但他可客观地认可了张幼仪,再没有用什么“土气”之类的言辞评价她,而形容她是“有胆识的女子”,“独立”、“进步”、“什么读不怕”,他甚至断言:“张幼仪将来会丢几个炸弹,惊醒中国的鼠胆社会,你们看着吧!”极尽一个旁观者的看戏心理。
与此同时,他却捧水晶一般小心翼翼地安抚陆小曼,极尽温柔,连书信结尾都要附言道:“小曼,对你不起,收到这样一封悲惨乏味的信,但是我知道你一定生气我补这句话,因为你是最柔情不过的,我落泪的地方你也免不了落泪,我闷气时你也不免闷气,是不是?”
徐志摩堪称典型的小资、顶级的唯心主义,所爱女子林徽因和陆小曼都是繁华中的繁华,奢靡文艺中的奢靡文艺。他对情人极度温柔,仿佛多吹一口气都怕伤了她,极尽自己所能去保护她;而对前妻则极尽冷漠,生死不问。他认为自己爱的人一定温柔善良,完美无缺,生动可爱;而不爱的人则丑陋庸俗、凉薄无情,死气沉沉。
深情与凉薄的后事
张幼仪诚如徐志摩所言,成了为了不起的女性,回国后不仅做了大学教师,还出任了一家银行的副总裁和服装公司的经理,在商政两界都发展得如鱼得水,是当时社会少有的事业型女性代表。“薄情”的张幼仪一直帮徐志摩照顾父母,独自抚育儿子成家立业,直到1954年才再婚,晚年在美国家人跟前度过。而为感情折腾了半生的徐志摩34岁便空难去世了,遗骸安葬在早年夭折的幼子墓旁。
- 离婚&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23年,不准他与原配离婚,言不能让他辜负原配
- 陆定@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穷困潦倒,张幼仪每月接济300,娘家为何不相助?
- 孔二哥#民间传说:孔子心善放走蚂蚱,天师无奈留下神鸡……
- 那个时代&宁愿花半辈子骂鲁迅,却不愿为丈夫做碗羹汤,离婚后在孤独中逝去
- 葬礼&徐志摩遇难陆小曼只说了6个字,拒绝收尸,张幼仪为他操办葬礼
- 按摩|中年离婚窘境,为孩子,还是为自己?该怎么选?
- 高圆圆|高圆圆因工作差点被离婚:女人怎样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 阿巡!林徽因病危时,想见徐志摩的前妻,张幼仪带着徐志摩的儿子去的
- 婚姻|32岁丈夫如巨婴,吃饭人喂,妻子提离婚引婆婆大怒:先给40万
- 爱情|一个单身妈妈的故事(下):被骗假离婚,我身陷官司背巨额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