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水浒中潜伏最深的一人,从来不露面,却让鲁智深至死引以为傲

鲁智深、武松等梁山众头领追随宋江,皆因一个义字,待到南征方腊大功告成后,不少人都选择绝尘离去,甚至不愿当面辞别,诸如燕青仅留一纸书信寥寥数语。可见共事之后,很多头领对宋江的认知都发生了一定改变,不再倾慕,才决意各奔东西。相较之下,水浒中却存在一神奇人物,可谓令众头领始终引以为傲。鲁智深#水浒中潜伏最深的一人,从来不露面,却让鲁智深至死引以为傲
文章插图
且说水浒第16回,黄泥岗失了生辰纲,杨志心中叫苦不迭,跌跌撞撞一路向南,走了足有20余里地,腹中实在饥渴,抬眼望见前头树下有家酒铺,顾不得身无分文就入店,叫了酒肉饭食,吃饱喝足抹嘴便往外走,店小二自然不放,两厢打将起来。正所谓不打不相识,谁料那酒铺店家曹正竟是林冲的徒弟,二人认下兄弟,转头回酒铺推杯换盏。在曹正的指引下,苦于无处容身杨志上了二龙山,与同在山中的鲁智深不期而遇。杨志是关中人,他听鲁智深亦是一口乡音,不觉心中欣喜,二人自报家门“洒家汴京制使杨志,敢问师兄是谁”,鲁智深颇为自得“老种经略相公帐下鲁提辖”,这一处细节很有意思。鲁智深#水浒中潜伏最深的一人,从来不露面,却让鲁智深至死引以为傲
文章插图
我们知道,从渭州做提辖开始,鲁智深就已被另派差事,不在老种经略相公府中,这一身份可以算作是经年的老黄历了,早已翻篇。更何况他在收拾镇关西逃出渭州城后,也有了新的身份,即是五台山文殊院出家僧人,后来又辗转到了大相国寺。五台山文殊院可是名山大寺,鲁智深完全可以提此作号,而他却巧妙的回避了,这里有两重含义。其一,说明彼时鲁智深内心还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出家人,其二,那就是这个“老种经略相公”定非寻常人,提他的名号,能显得自己倍儿霸气有面,何以见得?水浒中还留下了很多线索。且说宋江刺配江州,行走至揭阳镇时,遇见了在街巷卖艺的病大虫薛永,宋江为人一向好使钱接济苦人,路遇薛永自然没有不赏的道理,就手掏出5两银子赏下。鲁智深#水浒中潜伏最深的一人,从来不露面,却让鲁智深至死引以为傲
文章插图
薛永自是感激不尽,因为在那揭阳镇有穆家兄弟使坏,没人敢赏他银钱。与宋江叙话时,薛永自报家门也提到了老种经略相公,“祖父原在老种经略相公帐前”,这就太离谱了,若说鲁智深是经年的老名号,那薛永直接就隔了几辈子,报出的是自家祖父,为的就是带上“老种经略相公”,此首先说明薛永自己混的不太好,街头卖艺,没有什么响亮的名头。令外也足见这“老种经略相公”实在是重量级,能被众位江湖志士如此看重,引以为傲引以为荣。那么这位传说中的经略相公是何人?学者经过对比宋徽宗时期的经略府大将,确认水浒中众人口中的“经略相公”为经略安抚使种师道。而且由于种师道年老威望高,宋徽宗时期就已经被尊称为“老种”,此人为叱咤西北的戍边大将,久有威名,能在此人帐前听用,确实当引以为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