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从流浪汉到名厨、作家》纪实连载1:小学毕业的我成了一名作家

?
作家&《从流浪汉到名厨、作家》纪实连载1:小学毕业的我成了一名作家
文章插图

作者 | 寒松
本书的标题叫《渴望的路在延伸》(The Road of Desire Is Extending),这里的“渴望”,一是摆脱饥寒,二是走出山村,三是回报社会。
我一直想把我的人生经历写出来,但迟迟没有动笔。后来经过朋友的鼓励,自已思忖再三,觉得一个曾经露宿街头、到处寻工的流浪汉到后来成为武汉市十大服务明星党员,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回报社会”的责任感驱使我拿起了这支笔。
如何动笔去写自己的人生经历?
首先,心存感恩,感恩生我养我。为我付出了很多的父母,感恩在成长的路人帮扶过我的好心人,感恩顺境逆境的生活;其次,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把自己走过的路记载下来,书中的故事情节,是我真实生活的写照,正面人物与我的真实生活中人物完全吻合,为了刻画逆境生活,书中必有反面人物(用的化名),不存在攻击谁、记恨谁的问题;第三,其目的是留给子孙后代一份精神食粮。
这本书,记载着我人生的部分过程,有苦难的童年、迷茫的青年、奋进的中年、收获的今天。细细品来,我觉得,苦难、生活和社会给了我很多,在我的人生路上遇到的几位好师傅,是他们教会了我厨艺这个谋生的本领,让我从一个没文化、没技术的流浪汉成长为后来多次站在全省烹饪大赛的领奖台上去夺金争银的大厨师;是恩师的鼓励帮助和生活阅历帮助我从一个半文盲到如今的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120万字。
1958年,我出生在大别山南麓红安县八里镇旁一个小山村,饥寒伴随着我的童年,是贫穷锤炼了我坚强的意志。我小学毕业时,由于家庭成份高被拒之初中门外,但我坦然接受了命运对我的安排。回到农村后,积极参加农村建设,我学会了插秧割稻、犁田打耙等农活,与散发着芬芳香味的泥土建立了深厚感情。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我们穷山村。1983年秋天的一天清晨,我乘上去武汉寻梦的客车,去省城寻求我渴望的梦想。第一天,我寻工直到华灯初上,却没人收留我,身无分文的我只好坐在别人的屋檐下挨过来到大都市的第一夜。
第二天上午,是位卖酸辣面的大叔给了我一碗热乎乎的酸辣面,帮我驱赶了饥饿和寒冷。这碗酸辣面,成了我一生的美好记忆,于是我带着“将来也要像大叔一样去帮助他人”的信念一直走到今天。
我在大武汉也受到别人的欺凌,一群建筑工人在我同人合开的面窝摊上白吃一个多月,我们讨不到钱,反而被打半死。后来又遇上一位对我们进行栽赃的黑心餐馆老板。绝望中,我准备投江自杀,是江汉关的钟声将我从迷茫中唤醒!
在本书中我以《相见恨晚》为题,记述了我在迎春餐馆与好心的邓迎春老板和几位恩师的相处过程,加上自已不懈的努力,我终于登上湖北烹饪大赛的最高领奖台!在我工作单位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由一名打工仔转为单位正式职工。
后来,我有幸得到我的领导王哥哥的鼓励,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拿起手中的笔,实现儿时当一名作家的梦想。
我走上写作之路,除了得益于王哥哥送给我的书籍外,还为一件事所激励。
一次我去亲戚家,看见她家书柜里琳琅满目的文学书籍,让我垂涎三尺,我翻开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进行如饥似渴的阅读,被女主人撞见了,她板着脸对我说:“你还是干好你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想入非非。我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至今连个豆腐块都没发表过,你还想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