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曲|在人间


我确实老了 , 但心理却“返老还童”——又开始喜欢读儿童故事了 。 天才和凡人 , 都是赤条条来到世上 , 成年后却有天壤之别 , 原因可以在童年找到线索吧 。 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 连环画我五十多年前就看过 , 但原著的汉译本 , 阴差阳错 , 上个月才开始读 , 还挺喜欢 。 第二部《在人间》(郭家申译)的“译序” , 小标题是《在人间》 , 书名也是《在人间》 , 可是“译序”正文通篇都是《人间》 , 难道书名是被作者或责编临时改成了《在人间》而“译序”是早已写就 , 没来得及改?而另一个汉译本(汝龙译) , 书名正是《人间》 。
由于不懂俄语 , 所以用英文搜索了一下高尔基(Gorky) , 他的这三部曲英文分别是Childhood(《童年》)、People(《人间》)、My Universities(《我的大学》) , 还是不得要领 。 于是打电话请教一位俄语教授 , 俄语原著有没有“在”?答案是有前置词 , 但译成《人间》《在人间》都可以 。 巧的是 , 他恰好翻译过这本书 , 而且在几家出版社出版过 。 我又问:您用的是哪个书名?答曰:《在人间》 。
我个人以为 , 用《人间》可以视为上帝视角或全知视角 , 叙述者可以是旁观者 。 而《在人间》更多地强调在场性、参与性、亲力亲为 。 作为自传体三部曲 , 要表达的应该是“(我的)童年”“(我)在人间”“我的大学” 。 《在人间》隐含了“我在人间” , 与之相对的是“你在人间”“他在人间” 。 《人间》只是泛泛而论 , 与之相对的是“冥府”“仙界”等等 。 《人间》是个名词 , 可以是静态的;《在人间》因为有动词 , 强调了存在性 , 暗示了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活 。 我思故我在 , 我读故我在 , 我拼故我在 , 人间世、人世间 , 艰苦备尝 , 左冲右突 , 只为存在——活下去 。

歌曲《在人间》 , 由龙章建填词 , 曲用的是美国歌手克里斯·梅迪纳的《诺言是什么》(What Are Words)原曲 , 可谓“旧瓶装新酒”“翻唱杨柳枝” 。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 如1851年美国作曲家奥德威创作了一首《梦见家和妈》(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的曲子 , 十年后被人配上歌词 , 广为流传 。 1904年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为原曲配上了日文歌词 , 取名《旅愁》 , 大受欢迎 。 1915年李叔同为原曲创作了中文歌词 , 这就是脍炙人口的《送别》 , 这首歌是如此家喻户晓 , 以致人们误以为李叔同是曲作者 。 曲就像曲谱、词牌 , 如《雨霖铃》《满江红》《山坡羊》《满庭芳》等等 , 一个曲谱、词牌可以填出无数首词、曲 。
《在人间》歌词第一句就很突兀:“也许争不过天与地” 。 争与斗是同义词 , 争斗、斗争 。 强者、好汉嘴里都是战天斗地、人定胜天的豪言壮语 , 凡夫俗子自知不敌 , 干脆躺平 , “争不过” 。 想一想面对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暴风雪(雨)、干旱、大饥荒等等等等 , 人类是那样无力 , 与人定胜天相比 , “争不过”可能更是一种常态 。 上述只是天灾 , 还没算上人祸 , 如战争、核泄漏、溃坝、环境污染等等等等 。 人定胜天 ,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三句“也许”、六种失败之后 , 总结来了:“在人间 , 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也许有些夸张 , 但绝对震撼!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 , 这是最坏的时代 。 ”或许 , “最好的”是对一小部分人而言 。 所谓“康乾盛世” , 就是说那是康熙、乾隆的盛世 , 对那些被捕风捉影、罗织罪名惨遭文字狱而株连九族满门抄斩的读书人而言 , 绝对是灭顶之灾、最坏的时代 。 至于芸芸众生 , 风调雨顺 , 能够吃饱穿暖;即便遇上天灾人祸 , 不至于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 就应该谢天谢地 , 其他就不要多想了 , 想也白想 , 纯属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