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盘活喜剧类节目市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怎么做到的?

追平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 , 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内娱从哪儿突然冒出这么一群演技精湛脑子活泛 , 想法新颖还能做出戏剧结构完整 , 包袱层出不穷的优质喜剧作品的喜剧人?
市场|盘活喜剧类节目市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喜剧人 , 再次说出这三个字只觉得感慨万千 , 中国喜剧前几年的发展在外人看来似乎一帆风顺 , 不断有破票房记录的喜剧电影出现 , 各个平台在喜剧题材大做文章 , 为了占据市场份额 , 接二连三拿出喜剧类节目彼此对抗 。
激烈的行业竞争下 , 小品在沈腾、贾玲等领头人的带领下焕发了新的生机 , 相声也跟随德云社昂首向前 , 就连一贯在中国是小众题材的脱口秀也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
市场|盘活喜剧类节目市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行业朝气蓬勃 , 热度节节攀升 , 真不错 。
然而 , 这两年喜剧类节目开始遭到网友越来越激烈的批评 , 很多被打高分的喜剧节目逐渐做不下去了 。
喜剧类节目的穷途末路 以前我们说小品就是小品 , 相声就是相声 , 现在我们说小品 , 它分出来一个概念叫春晚类小品 , 相声也不再是传统小园子的狂欢 , 还有了电视类相声 。
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正能量 。
高情商说那叫正能量 , 我直说那叫命题作文+无脑煽情 。
而看惯了这些喜剧作品的观众们也逐渐被洗脑 , 忘记了喜剧存在的最根本意义是逗人发笑 , 至于针砭时弊 , 弘扬价值观才是额外加分的东西 。
优秀的喜剧类剧本 , 在结构的起承转合 , 包袱的设置抓取上做得好 , 同时伴随着作者高大上的立意 , 这叫锦上添花 。
如果没有前提 , 只剩下单纯的价值上升 , 只会让想看喜剧作品放松一下的普通观众更加焦虑罢了 。
举个例子 , 刚开始播出时口碑很好的《欢乐喜剧人》 , 第一季在豆瓣的评分高达8.3.
转眼来到第七季 , 评分降至3.4.
市场|盘活喜剧类节目市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一路跟随而来的观众 , 想必早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 。
最经典的不止一次被我提起过的 , 白凯南在《欢乐喜剧人6》中的作品《综艺怪咖》 , 这个胡闹到让人头痛的作品 , 每当想起都是我这个喜剧爱好者心里的一根刺 。
甚至连最基本的起承转合都没有 , 仅靠最后一幕博取些观众的泪水和同情 , 而我非但哭不出来 , 还感到异常气愤 。
当上升价值成为喜剧创作者的杀手锏 , 喜剧类节目就没有做下去的必要了 。
市场|盘活喜剧类节目市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频繁出现的开心麻花、辽宁民间艺术团、大碗娱乐等喜剧创作团队 , 含“腾”量和含“玲”量过高也让人兴致缺缺 。
如果无法打开喜剧创作新思路 , 引入更新鲜的血液 , 开创新的赛制模式和概念 , 喜剧类节目只能面临穷途末路 。
回归最纯粹的喜剧 当市面上大部分喜剧类节目日暮西山时 , 一直主打《奇葩说》为王牌综艺的米未却没有继续制作第八季节目 , 而是选择加入喜剧 。
10月 ,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横空出世 , 首播引起巨大反响 , 节目第一期的第一个作品就成功出圈 , 在各大平台被网友热烈地讨论着 , 几乎全盘好评 。
市场|盘活喜剧类节目市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图片

这个名为《互联网体检》的作品 , 结合当下互联网环境 , 用最犀利的表演将网友在使用app上遇到的困境 , 比如升级会员、广告弹窗、超前点播等 , 一一进行讽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