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艺术、夜游……“戏剧+”拓展上海演出边界( 二 )


首轮演出效果很好 , 第二轮演出选择了更大场地的商业空间 , 对灯光舞美进行了更艺术化的调整 , 并且增加有上海特色舞蹈以及餐食创作的“上海幕” , 演出在菜单、服务等细节也都做了更多优化 。
制作方甚至还和上海爱乐乐团合作 , 推出了限定的“沉浸式赏味音乐会” , 12 位演奏家现场演奏古典乐 , 配合多媒体互动和异国风味下午茶 , 在戏剧+美食沉浸式之外 , 尝试了音乐+美食沉浸式的新可能 。
演出中 , 很多观众边看边用照片影像记录现场和美食 , 也为演出进行了二次传播 。
谢已表示 , 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 , 艺术性的“边吃边看”是非常受欢迎的 , 它将视觉、听觉、味觉和互动打通 , 最大化地刺激观众地感官体验 , 有很大市场空间 。 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引进相关演出 , 目前已经储备了几个沉浸式美食互动剧的内容 , 在接下来的1-2年中会着力发展含餐的互动戏剧 , 为中国观众提供更多元的沉浸式娱乐内容 。
沉浸式演艺跨界艺术展览 , 为品牌和公共空间赋能
沉浸式演出在和美食融合同时 , 也在尝试和艺术展览以及品牌形象跨界合作 。
11月起 , 在上海南京西路在一个特殊的“美术馆”里 , 科勒x卢浮悦色“奇境美术馆”正式开展 。 展览甄选了15到20世纪卢浮宫馆藏每个时代最高水准艺术佳作的原画复制品 , 涵盖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印象派等经典名画 , 并通过场景还原、沉浸演绎 , 实现一种有别传统的沉浸式观展体验 。
|美食、艺术、夜游……“戏剧+”拓展上海演出边界
本文图片

《奇境美术馆》
展览分 “卢浮画境”、“虚实之境”、“幻境复活” 三个板块 , 观众除了观赏各种名画 , 还可以走入还原画作的现场艺术装置 , 进行互动打卡 。 在免费预约的“艺术鉴赏版”体验里 , 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作为导览员 , 用生动讲解 , 串起名画背后的历史脉络 。
展览最特别之处 , 是“沉浸式演出再现名画” 。 观众忽而置身于塞纳河畔 , 与巴黎的名流们共进午宴 , 忽而闯入耶稣与十二门徒最后的晚餐……两幅展品《游艇上的午餐》与《最后的晚餐》以真人表演再现 , 带给观众时空穿梭的感受 。
《游艇上的午餐》中 , 十余位演员在微波轻漾的塞纳河畔悠闲地享用午餐、热烈举杯 , 再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巴黎明媚午后的人文生机 , 将雷诺阿笔下的场景生动展现 。
《最后的晚餐》更是把世界名画演绎成了戏剧场景 , 几组人物在不同场景中或窃窃私语、或彼此揣测 , 各怀心思 , 最终相继走上长桌 , 十三人的情绪与心事形成达芬奇笔下的经典构图……
这一展览中的沉浸式演出由科勒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合作出品 , 希望以此改变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观看-被观看”关系 , 使观者有机会步入艺术作品 。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产业中心主任毛佳敏介绍 , 这次“奇境美术馆”的沉浸式演出 , 已经是和该品牌方的二度合作 。 随着沉浸式演出的外延不断拓展 , 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希望寻求艺术合作 , 通过演艺与消费场景的融合 , 打开品牌的无限可能 。 此前 , 上海文广演艺就曾经以《不眠之夜》的创作团队为广州的太古汇度身打造了《十号礼铺》的沉浸式戏剧 , 探索了沉浸式表演和公共空间的融合 。
|美食、艺术、夜游……“戏剧+”拓展上海演出边界
本文图片

《奇境美术馆》
沉浸式演艺进入商业综合体 , 探索文娱消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