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汉传佛教主要有八大宗派,分别为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
大兴善寺为“佛教八宗”之一的“密宗”祖庭,又被誉为“消失的宗派”,创始人为一行大师,因历史原因,从唐朝以后,密宗在我国几乎没有完整的传承。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文章插图
在中国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中,密宗是最后一个形成的全国性大宗派,法系一直传承至今,繁荣于大兴善寺的唐密文化是中国佛教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正如近代大德虚云长老在自述年谱中所说:“密宗一法,经一行禅师发扬之后,传入日本,我国即无相继之人。”此外,大兴善寺是隋唐皇家寺院,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长安志》卷七载:“寺殿崇广,为京城之最。”这样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人们寻古访幽的不错选择。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文章插图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已1700余年历史,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大兴善寺整个寺院占地约120余亩,殿堂、僧舍243间,总体规划突出了佛教寺院的特点,以佛教建筑为中心,形成南北平行的三条轴线。主要建筑沿正南正北方向呈一字形排列在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东西禅堂,法堂等。另外,在寺院的西侧修一佛塔,以纪念为大兴善寺的繁荣作出贡献的僧侣。
隋开皇年间,印度僧人阇那崛多、达摩笈多等先后来长安,在大兴善寺译经弘法。唐开元年间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先后驻锡本寺,翻译经典,设坛传密,再经一行、惠果传承弘扬,形成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宝库――唐密,后来又经空海、最澄等传之日本、韩国,再传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流布广泛,影响久远,大兴善寺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佛教唐密祖庭。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文章插图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文章插图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文章插图
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
隋朝扩造的大兴善寺在大兴城靖善坊内,与玄都观隔街相对,气势宏伟。《长安志》卷七载:(大兴善寺)“寺殿崇广为京之最。号曰大兴佛殿,制度与太庙同。”《辩正论》卷三详细地描绘了大兴善寺的碧瓦飞甍,金殿巍峨的气派。
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1984年4月,陕西省佛教协会接管大兴善寺,用半年时间修复殿堂、僧房41间,并重塑破毁佛像,翻整了二十余亩荒地,修剪绿篱一千余米,增加盆花六百余盆,植黄杨、冬青、刺伯等三万株美化环境,并新建了一百二十平方米的服务部,购置了一批接待用品,使大兴善寺面貌大为改观。现存唐刻青石狮和历代整修寺院的碑碣、香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佛像、清康熙年间西藏喇嘛向朝廷进贡的二十一度母像、明代如来佛像及很多宗教艺术品,是历史爱好者的一个访古好去处。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
文章插图
寺院@隋唐皇家寺院,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隐藏在闹市的佛教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