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无一高级字,却成经典

冬日 , 摇落了繁华 , 萧瑟了生命 , 寂寥了山水 , 苍白了语言 。
静坐窗前 , 看雪落人间 , 穿庭弄树;听风吹落叶 , 雪敲寒竹 , 清浅了时光 , 惊艳了流年 。
1000多年前的一个冬夜 , 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 , 无一高级字 , 却成了难以超越的经典 。
《夜雪》
已讶衾枕冷 , 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 , 时闻折竹声 。
|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无一高级字,却成经典
本文图片

这首诗写于公元816年 , 也就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期间 。
诗歌通过触觉、视觉、听觉等方面 , 描绘了一幅自然宁静 , 饶有韵味的夜雪图 , 千年来广为流传 。
“已讶衾枕冷” , 诗歌首句从诗人的主观感受写起 。
“衾枕” , 是被子和枕头的合称 , 说明诗人此时已拥衾而卧 , 照应了标题中的“夜” 。
“讶”字不仅将诗人那种诧异的神情活活画出 , 也写出了雪落无声的特点 。
【|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无一高级字,却成经典】而“冷”字看似平常 , 实际很是精妙 , 一般而言 , 雪初下时 , 温度并没有马上降低 , 而是随着雪量的增大 , 时间的加长 , 逐渐降低 。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 所以诗人一开始才会浑然不觉 , 而当他觉得冷的时候 , 说明此时的雪已经很大了 , 而且也下了很长的时间 。
开头短短五字 , 既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的变化 , 又道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 , 同时也为后文写“雪重”作了铺垫 , 可见诗人笔力不凡 。
|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无一高级字,却成经典
本文图片

接着第二句 , “复见窗户明” , 转入视觉描写 。
原本夜里应是一片漆黑 , 但是诗人却看到望向窗外 , 却是一片明亮 。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积雪反光 , 带来了明亮 。
关于“积雪反光”这一点 , 很多诗人都曾提及 , 例如南宋尤袤的“睡觉不知雪 , 但惊窗户明” , 清代袁枚的“吹灯窗更明 , 月照一天雪” , 都是写雪夜之明亮 。
最令人称道的是“已”和“复”这两个虚词 , 明代诗论家李东阳曾言“用实字易 , 用虚字难 。 盛唐人善用虚字 , 开阖响应 , 悠扬委曲 , 皆在于此” 。
虚字用得好 , 能够千回百折 , 又骨节灵通 , 有一气贯注之妙 , 白居易这里便是如此 。
看似毫无意义的两个字 , 却在句式结构和诗人的感受上 , 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 不可等闲视之 。
|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无一高级字,却成经典
本文图片

前两句的“衾枕冷”、“窗户明”都是侧面描写雪之大之盛 , 而紧接着的第三句 , “夜深知雪重” , 则是正面描写 。
我们都知道 , 绝句和律诗都讲究“起承转合” , 一般来说 , 第三句最为关键 , 像一座桥梁 , 又像一个路口 , 沟通前后 , 上下呼应 。
元人杨载在《诗法家数》曾言“至如宛转变化 , 工夫全在第三句 , 若于此转变得好 , 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
白居易此诗的第三句照应了标题的“夜雪” , 又勾连了前后三句 , 可见诗人深谙此道 。
尤其是“重”字 , 可视作全诗的“诗眼” , 前文的“冷”、“明” , 后文的“折竹声” , 皆由此字而来 。
|千年前的一个冬夜,白居易写下一首雪诗,无一高级字,却成经典
本文图片

最后一句 , “时闻折竹声” , 从听觉角度入手 , 写出雪的“重” , 也烘托出了深夜的寂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