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孙晓云“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求得一个“精”字

“拿起笔,我就是最幸福、最接近理想的人”,这正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孙晓云对自己学习书法的感慨。很多参观欣赏孙晓云展览和作品的书法家人士及广大民众,都认为对孙晓云的书法可谓精微、精致、精到、精美。然而一个“精”字的来之不易正如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才写出《红楼梦》这本传世佳作,孙晓云书法的“静”更离不开她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初心、恒心、匠心。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曾评价说“没有几十年的心追手摹,没有几十年的千锤百炼,达不到这个‘精’字。”






【 中国传统文化$孙晓云“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求得一个“精”字】中国传统文化$孙晓云“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求得一个“精”字
文章插图

上世纪70年代孙晓云就秉承家传,潜心研究书法笔法,历经30年的收集整理,完成了《书法有法》这本近20万字的理论专著。《书法有法》中她“请循其本”,深入挖掘古人书法的精髓和精神,并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和独特的书法技巧,以通俗的学术语言对书法技巧、书法理论中常见问题的进行解答。所谓“实践出真知”,正是孙晓云历经几十年的书法实践才得出的对书法理论的深刻认知:书法是从无法到有法;从书法创作来看,书法是从有法到变法。






中国传统文化$孙晓云“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求得一个“精”字
文章插图







中国传统文化$孙晓云“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求得一个“精”字
文章插图

(小楷《四书》节选)
《四书》是我国古代的传世佳作,多少世人想穷尽其书而未能耐住寂寞选择了放弃,但孙晓云花费几年时间边静心研读,边书用小楷写十万字的传统国学经典《四书》和《历代家规家训选》。当有人问起她付出这些是否值得时,孙晓芸说“那些日子里,或许我很少逛街、很少外出聚餐,现在的我因为长时间用眼,眼也花了,写字速度也慢了许多,但是我现在已经60多了,还有多少个几年让我再静下心来练习小楷,写出更好的作品,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中国传统文化$孙晓云“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求得一个“精”字
文章插图

在一次以“与古为新”为主题的的孙晓云书法展中,展厅内不仅展览她的书画作品,更展示了她创作这些作品的“生产工具”——“废纸三千”和“秃笔两百”,这是孙晓云勤奋一生的书法实践的象征,是她立足经典,潜心专研,传承文脉的象征。孙晓云在谈及自己练习书法的新的体会时,她说“无论我情绪如何不稳定,生活如何烦闷,拿起笔书写的时候,我的心灵似乎有了寄托和安放地,那一刻我就是最幸福的,也是离理想最近的时候”。
三岁执笔,五十余年习书孜孜不倦,书法长在了她的身体里、长在了她的手上,不懈追求自己梦寐以求的“女红”书法艺术境界。她更不忘自己作为书法家的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将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技能,从自己的“手”中代代传承,唤醒当代书法家的文化责任与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