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太后陵|伊斯托利亚:薄太后陵中的罕见发现,和匈奴有什么关系?( 二 )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之中 , 但就前几日考古专家透露出来的的出土物来看 , 薄太后墓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原王室汉墓相比 , 有其特殊之处 , 大量精美金器的出土引人惊呼 , 也难怪被认为“抢足文帝风头” 。 此外 , 根据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于赓哲所言 , 这位薄太后还是一位十足的萌宠达人 , 因为南陵小型外藏坑还出土了不少动物骨骸 , 包括金丝猴、丹顶鹤、乌龟等等 。
薄太后陵|伊斯托利亚:薄太后陵中的罕见发现,和匈奴有什么关系?
本文图片

薄太后陵中的罕见发现 , 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

考古专家对南岭出土的金器进行了初步研究 , 认为其风格具有北方草原文化特征 。 风格学确实是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 就目前释出的黄金出土物来看 , 大概有几类:兽型扣饰、嵌宝石扣饰、虎型头饰和少部分金坠饰等 。 兽型纹饰常见于草原文明 , 除了纹饰 , 部分出土物的形制也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特征 , 比如鄂尔多斯高原上发现的阿鲁柴登战国末期匈奴遗物中 , 就有类似扣饰 。
薄太后陵|伊斯托利亚:薄太后陵中的罕见发现,和匈奴有什么关系?
本文图片

内蒙古博物院藏金扣饰
目前已知最早的北方草原出土的金银器大约在春秋末期 。 到战国末期 , 黄金制品的发现呈现上升趋势 , 大量精美的黄金制品出现 , 比如藏在内蒙古博物院的鹰顶金冠饰 , 虎咬牛纹金带扣、虎形鹰形金缀饰、等等 。
从器物本身来看 , 其制作工艺包括锤揲、镌镂、镶嵌等 , 说明在这一时期北方草原文明的制作技术水平高 , 艺术造诣深 。 从图案来看 , 草原文明的金饰以动物厮杀场景为主 , 辅以兽型纹装饰 , 这是游牧生活的真实写照 。
值得注意的是 , 汉文帝曾经获封代王 。 《汉书》高帝本纪有载:代地居常山之北 , 与夷狄边 , 赵乃从山南有之 。 远 , 数有胡寇 , 难以为国 。 颇取山南太原之地益属代 , 代之云中以西为云中郡 , 则代受边寇益少矣 。 王、相国、通侯、吏二千石 , 择可主为代王者 。 ”燕王绾、相国何等三十三人皆曰:“子恒贤知温良 , 请以为代王 , 都晋阳 。 ”
薄太后陵|伊斯托利亚:薄太后陵中的罕见发现,和匈奴有什么关系?
本文图片

汉初十国十五郡资料图
也就是说刘邦在任命刘恒为代王之前 , 代为郡 , 位于常山之北 , 过去由赵国从南边管理 , 但是管理效果并不好 , 刘邦便将代郡、定襄等地划入代国 , 赵、代分而治之 , 不再共享管辖权 , 封刘如意为赵王 , 刘恒为代王 。
而刘恒为代王之时 , 其母薄姬也随之北上 , 蛰居代国 。 由于代国“与夷狄边” , 军事冲突与文化交流必然是同时存在的 , 即使刘恒成为皇帝之后也因国力等诸多原因 , 继续顺着在代国时交流的政策 , 以和亲安抚为主 , 匈奴问题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得到解决 。
薄太后陵墓中的随葬品 , 有可能是因其喜好而选择的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与同时期的汉墓相比 , 南陵金饰较多 , 而这一喜好很有可能是在代国生活时形成的 。

西汉初期黄金制品的风格与汉朝跟北方匈奴的交流相关 ,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 , 同时期黑海以北和高加索北部地区斯基泰人的黄金饰品的造型和加工工艺也有与之相近的风格 。 今天的语言学家们认为 , 斯基泰人应该归属于伊朗人种 , 从目前现存的中西方文献来看 , 斯基泰人和匈奴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相似 , 斯基泰人活跃在草原的一端 , 匈奴部落活跃在草原的另一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