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作者:平儿,我不是《红楼梦》里的平儿,我是聊历史的平儿。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

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文章插图

菊花,历来都是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东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已成千古绝唱,后人对菊的喜爱仍有增无减,对菊的赞美仍孜孜不倦。例如,唐代白居易在《咏菊》中赞美菊花坚韧的性格,\"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宋代李清照《多丽·咏白菊》描写了了风雨过后,菊花憔悴满地的状况,\"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心生怜爱;南明兵部尚书、著名抗清英雄张煌言,则是在《野人饷菊有感》一诗中,赞扬了菊花的铮铮铁骨,\"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文章插图

而在这无数的咏菊诗句中,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无疑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说是除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外最著名的咏菊诗句了。郑思肖《寒菊》全诗如下。
寒菊?/ 画菊宋代:?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落:一作\"堕\")

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文章插图

郑思肖出生于宋末1241年,跟文天祥(1236年-1283年)属于同一时代。他卒于1318年,终年77岁,在古代算是活得久了。郑思肖不仅擅长写诗,而且还工于绘画,南宋灭亡后誓死不向元朝称臣,避世而居,并且终身未娶。这让我严重怀疑,正是郑思肖的修身养性、清心寡欲让他长寿。\"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菊花不跟百花一起开放,独自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却趣味不尽。\"并\"是\"一起\"的意思,\"不并\"就不\"不跟……一起\"。\"丛\"是\"聚集\"的意思,例如,曹操《观沧海》中有\"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之句,\"树木丛生\"就是指树木都聚集着生长在一起。

【 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文章插图

因此,\"花开不并百花丛\"就是说寒菊不跟百花一起聚集着开放。这里,聚集不仅指地点,应该更指的是时间,不像大部分的花在春夏两季开放。\"疏篱\"是化用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包括前文提到的白居易的\"耐寒唯有东篱菊\"也是如此,可见,很多后世作品,都受到陶潜这句诗的影响。\"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在枝头抱着香气死去,也不曾在北风中被吹落。最后一句很好理解,赞美了菊花宁死不屈的高洁品质。

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文章插图

\"北风\"一语双关,既指吹打菊花的寒风,也指从北边打来的元军。并且,这首诗也是很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诗,郑思肖想通过这首诗,表达自己宁死不屈,不向蒙古人投降的坚定决心。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虽然塑造了一个关于菊花的著名且典型场景,但是,要说到赞扬菊花的高洁品质的诗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观沧海!他终身未娶,一首咏菊诗流传千古,其中14字大多数人都会背
文章插图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