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关于秋天的34首诗词,勾起了无数人的乡土情怀( 二 )

一笑!关于秋天的34首诗词,勾起了无数人的乡土情怀
文章插图
6、雁 6票文/看海一字声声云水间,天涯迢递自飞还。归心更比秋风紧,家在斜阳山外山。【南望星明.6】雁寓意深。【蔚蓝天空6】【逍遥白 6】诗得咏物之法,归雁形象真切感人。词句、意脉亦皆顺畅。【慕亭风:6】【玉:6】转结不错【秋水:6】寓情于景,诗味浓郁。[种瓜人评:6]前三句尚可,尾句熟语,但有疑问:古人认为北方才是大雁的家,去南方越冬是宾客,斜阳一般指夕阳,斜阳山外山指西面很远的地方,大雁从西北飞来,单看此句也通,但归心、秋风二处和这句话意思完全反了。[兰兮评:6]南北无别,归哪都是归,故家山一词无疑义。纯咏物诗,层层递进,物即物,人在物外。[冷眼看花评:6]云水间与水云间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的,不能随便颠倒使用,3句心与风比紧似有不妥,4句好像见过,语熟为烂。[一笑了了学评:6]整首溜顺,转结有味。寄思归于雁。个人觉得山外山之类的句式太熟,新手无妨,老手就可以自己突破一下。[逍遥白评:6]诗得咏物之法,归雁形象真切感人。词句、意脉亦皆顺畅。投一票。7、咏物(秋).三角梅文/野老不在春生一样佳,谁言秋色淡无花。请君移步篱边看,霜湿嫣红映彩霞。[种瓜人评:7]咏物诗以像物而高于物为佳,不看题目,谁能看出咏的是三角梅,状物不切。[兰兮评:7]秋天还是有很多花的,或淡或鲜,故第二句是否成立?若为创作需要,或可。末句不若片片嫣红似彩霞。[冷眼看花评:7]文似看山不喜平。这首太直了,比现代文还好懂,但不知三角梅放在何处。[一笑了了学评:7]秋天和春天一样美,就是因为三角梅盛开在篱边。淡,似乎不属于秋天,色彩斑斓才对,湿了就不是霜了。[逍遥白评:7]题目乱,看着有点儿费劲哈三角梅花期一般从四月到十一月,严格地讲,它不能算作独属于秋季的花。承句“秋色”与“无花”不搭。转、结两句尚可,但“篱边”一词容易让人想到菊花。8、秋菊文/美木满园萧瑟夜秋霜,注目寒英忆故乡。浥露纤人频撷取,九花玉液味馨香。[种瓜人评:8]寒英,菊花。转合二句由花及人,章法不错。九花亦是菊花,九花玉液应该是一种用菊花酿的酒。[兰兮评:8] “夜秋霜”,别扭。一二句以秋菊为引,而思故乡。三四句语意断裂,亦不知所云。按此期要求,亦非咏物诗也。[冷眼看花评:8]看见菊花也能忆故乡,真服了作者,天底下万物皆故乡。[一笑了了学评:8]生涩。夜,多余。没有白天下霜的。2是咏怀诗的写法。纤人,小人。九花,菊花。玉液,美酒。九花和玉液没关系,3、4两句之间也没有关系。对咏物诗还有待了解。[逍遥白评:8]起句“夜秋霜”三个名词连用不多见。“纤人”并不专属女人,用在这里不是很贴切。“九花”、“玉液”连用稍觉堆叠和卖弄。整首诗不似咏物,怀人思乡的成分似乎更多些。9、枫叶文/野草又是霜天过九州,寒烟做客小山头。谁人识得西风面,吹落红云满地秋。[种瓜人评:9]寒烟这个意象不是最佳,转合二句不错,吹落红云是指枫叶红了,像天上的红云被吹落下来一样。[兰兮评:9]一二句铺陈,三四句如异军突起,西风吹落叶,静中有动,淡中有色。以“红云”喻指枫叶略觉不适,“霜天”、“寒烟”皆萧条之色也。[冷眼看花评:9]我怀疑作者不是在写枫叶。[一笑了了学评:9]一气呵成。全景--特写--全景。枫叶满地,拟为红云满地,想象力丰富。[逍遥白评:9]首句似乎是个病句,“天”本无足,如何能“过”?从概念的外延看,“天”是大于“九州”的,用“覆”字尚可,用“过”字就不太妥当了。转句应是受了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的启发,但用在这里并不见好,与下句的衔接也不够紧凑。二、四两句较讨喜。10、秋菊文/玉不嫌寒雨冷枝头,每到霜来独霸秋。露湿篱东好颜色,晚香野径最风流。[种瓜人评:10]寒雨、霜,写两种情况,尚可,转句再写露就意象过多了,尾句近乎口号,要学会用意象说话,借别的东西来夸、来衬托。[兰兮评:10]咏物之作,物之属性、风格皆一语中的,虽诗中无我,然已然物我合一。惜景语物象雷同,且堆积,“寒雨”、“霜来”、“露湿”。[冷眼看花评:10]没有掌握菊的特色和特征,浮浅,建议先找度娘再下笔。[一笑了了学评:10]秋菊的风骨,就是作者的风骨。不畏雨和霜,风流独晚香,我就是秋日之王。“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作者做到了。颜色把握适度,与情感合拍,从清霜的淡妆到红云的浓抹,情绪也推到了高潮。[逍遥白评:10] “独霸”?略显生硬。前有“霜”,后又“露”,这俩能同框吗?前有“篱东”,后又“野径”,是不是有点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