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于任何东西都要做出一个评价,好坏、优劣、高低,以此来为它的价值做出一个估量。似乎这样的行为就能够轻易地定义一个物品或者一种行为的价值,姑且不说这样的行为是否恰当,单纯靠个人的感觉来进行评判和定义,这样的行为本身是否能够规范,是否能够做到公平便是一个未知数。为了尽可能的使这样的行为做到公平和规范,人们特意制订出一系列的规则和标准,以此来评判。



艺术@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
文章插图

一个苹果红不红,便影响着它的外观和价值。一件外套的加工选择的怎样的工具,也决定着它的品质和价值。作为作品来说,是否美观,是否有笔力,是否有意境,均能够作为评判它的优劣、价值与否的标准。但是现在的专家们却有一种怪相,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人喜欢扯到出身这样的问题。单纯是从服装而言,一件衣服,乍一看可能人们觉得并不好看,但一旦发现它是一件名牌之后,便认为这件衣服也挺好看的,且越来越好看。这样的行为普遍的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背后也潜藏着一些对于非名牌的歧视。



艺术@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
文章插图

令人们无法理解的是,同样的字体,当书写它的人是一名乞丐的时候,专家觉得这样的字体没有价值。在他们看来,这样的作品创作的之初便是为了赚钱,有着不纯粹的目的,那么价值便会降低。这样的话语也许第一次听的时候会被绕进去,甚至认为专家说的话很对。但是细细想来,却能够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同样的字迹,乞丐写来没有价值,因为是为了赚钱而写。但艺术家们写来却很价值,因为他们并没有秉持一颗赚钱的心理。这样的评判标准看似合理,看似能够做到规范,其实很不合理。这样的评价将书法作品的价值同书写者的身份和目的相连接,密切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很不合理的方式。



艺术@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
文章插图

对于那些用书写来乞讨的人们来说,他们心中必定充满着一份对于书写的热爱。只有这样,才能数十年的书写,无论怎样的天气一直用自己残破的身体坚持着,除了为那些微薄的收入,也有自己心中那一份热爱。但是现在的专家们却认为乞丐们的心已经不纯粹,书写的初衷也发生了改变,这样的作品自然价值较低。



艺术@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
文章插图

确实,我们在学习诗歌和书法作品的时候,会结合作者当时的经历来进行解读,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更好地理解作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者当时的经历影响着作品的价值。一个作者一生的经历难免起起伏伏,难道他的作品的价值也要如此的变化吗?
再者说,专家们认为艺术家的作品们都很有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艺术家的书写是纯粹的创作,无任何杂质。但很多艺术家在自己的生平时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视,直到他们去世后才被奉为艺术家。难道在他们活着的时候,还不是艺术家的时候,他的作品便不再有价值了吗?



【 艺术@大街上乞丐的字写得工整,专家为何批评没有价值,艺术也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