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华夏血脉 情暖中国】刘晓禹:钢琴冠军的成才路

今年10月21日 , 24岁的华裔钢琴家刘晓禹摘下了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桂冠 , 成为史上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 这个年轻人在波兰华沙捧起了他的奖杯 , 说道:“我们一直梦想着来到这个享有盛誉的舞台 。 在华沙演奏肖邦是你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 我很荣幸获得这个奖项 , 也很荣幸得到评委会的信任 , 以及最近几天收到的所有温暖 。 ”他 , 就是加拿大籍华裔钢琴家刘晓禹(BruceLiu) 。 1997年刘晓禹出生于法国巴黎 , 后随父母移居加拿大蒙特利尔 。 小名牛牛的他 , 因为长得有点像Bruce Lee李小龙 , 因而英文名叫Bruce 。
血脉|【华夏血脉 情暖中国】刘晓禹:钢琴冠军的成才路
文章图片

不一样的琴童故事:自然教育
相比较于一般孩子 , 刘晓禹学钢琴较晚 , 但7岁才开始学琴的他天赋异禀 , 11岁就开始参加加拿大各类钢琴比赛 , 15岁摘得加拿大OSM钢琴大赛桂冠 。 刘晓禹给作为评委陈萨留下印象最深的 , 是他在演奏时的活力 。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 , 并且有着强大的执行力 。 ”
在第18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决赛中 , 刘晓禹最后一个出场 , 与华沙爱乐乐团合作演奏了肖邦《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一曲结束 , 酣畅淋漓 , 余音绕梁 , 满堂喝彩 。 谈及此次夺冠的原因和心态 , 刘晓禹谈到在过去一年里 , 疫情的限制让自己得以专心练琴 , 因而寻找到一种“更内在、更平和”的状态:“外部活动都停了 , 所以我的心也静下来了 。 这时再看琴谱 , 我发现了很多平时一扫而过、没留意到的细节 , 因而对音乐有了更多认识 。 ”
但凡能站在肖赛舞台上的年轻人 , 都是从小便精研钢琴技术的佼佼者 。 但高手对决 , 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便成为技术之外取胜的关键因素 。 “肖邦的曲子从整体来讲的话 , 一般人的理解都是比较忧伤、诗意 , 具有歌唱性 。 但是 , 我会比较强调他作品中非常容易被忽略的舞蹈性和属于开心的那一部分 。 我平时都是比较乐观的一个人 , 所以弹奏中可能也会带进去这种气质 。 ”刘晓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
钢琴家的另一面:青年人的无限可能
血脉|【华夏血脉 情暖中国】刘晓禹:钢琴冠军的成才路
文章图片

尽管在国外出生长大 , 刘晓禹并没有跟中国文化脱节 。 中西方文化共同作用的文化背景 , 也让刘晓禹的思维变得包容开放 。 2014年 , 17岁的刘晓禹便回到父母的故乡北京上演了自己的中国首秀 , 与指挥家吕嘉执棒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作演绎拉威尔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 。 2018年 , 他又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 , 返场环节 , 他特意演奏了中国作曲家朱践耳的《翻身的日子》 。
除了精通法语英文 , 他的中文表达也非常流畅 。 疫情之前 , 他还常常利用寒暑假来中国旅游并享受美食 。 钢琴之外 , 刘晓禹的兴趣非常多元——精通围棋、赛车与游泳 , 爱玩游戏机、下棋、打扑克、搓麻将 , 他还喜欢乒乓球、桌球、保龄球 , 甚至变魔术 。 “我兴趣确实挺多 , 小时候我每天都游泳 , 思考过要当游泳运动员还是当钢琴家 。 ”
刘晓禹坦言 , 从获奖当晚直到现在 , 自己都没来得及回味冠军的滋味 , 就被推上了快车道 。 “我这轮亚洲巡演一直排到了明年2月份 , 接下来两三年内的工作也都排好了 。 我设想过这种生活——学琴的小孩可能都会有到处弹到处演到处飞的梦想 , 但真正发生了以后 , 又有很多具体的麻烦和琐碎 。 一开始 , 我因为这个突然疯狂的节奏而有点焦虑 , 但我现在开始有点适应了 , 后面我会安排得越来越好 , 争取早点开始享受这种感觉 。 说到底 , 这就是习惯一个新的节奏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