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来历不明的“窑底货”:凭什么被尊为镇馆之宝( 二 )
上严儿村位于龙泉县以东16公里,在瓯江上游大溪的南岸山岭中,距离紧水滩水库仅几公里。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1981年发表的《浙江龙泉青瓷上严儿村窑址发掘报告》,当时共发掘了五条龙窑, 推断生产时代是南宋末至元代,此区产品质量在龙泉窑东区中属于上乘,出土的青瓷不低于大窑金村一带的水平。
文章插图
那么,它究竟是南宋时期的物件,还是元代的创新作品呢?专家们思来想去,提出了一个大胆揣测:此物乃元代大窑所烧,仿的正是婺州窑船形明器。至于为何出现在上严儿?有可能是东区窑主购来作为样品的,所以仅此一件。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猜想。有朝一日,官方再对上严儿窑址进行发掘,发现同类器物,则此猜想不攻自破。
文章插图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到“镇馆之宝”这个说法上。按理来说,像瓷器这种文物,要列为如此重要的地位,要么是出自于名窑,要么是在皇宫之中流出的。龙泉古窑虽然出名,但毕竟是民窑,而且这件藏品在当时并未送入宫中,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做“窑底货”,来历不明,到底有什么地方配得上如此的身价呢?首先要确定它的功能,作为瓷器,它确实不是我们常见的瓶、罐等器皿,也不是清朝康乾时期大量出现的赏玩品。它其实是文房用品,叫做砚滴,又称水滴、书滴。它的作用是用来储存砚水供磨墨所用。清末民初的著名文人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曾经介绍: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已久,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滴,不名曰盂。
文章插图
相比我们熟悉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来说,砚滴虽然也有一定的实际用途,但并不是文房的必备品。它的出现,更多的是古代文人在闲情逸致中把玩,用以开启灵感等作用。因此,砚滴做工都非常精细,也非常别致。它的造型很多,蛙形、兔形、龟形等等,在宋元时期,砚滴兴起,特别是龙泉窑的最为出名。俑形、童子牧牛形、鱼形的都是新品种,而船形的也是当地风土人情下的产物。这个时候的龙泉窑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产品则转变器物生产风格,而且还主要用以出口。所以在这件元龙泉窑舟形砚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种异国情调的色彩。
文章插图
对于瓷器来说,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的龙泉窑瓷器早在宋代,尤其是南宋那会儿,技艺就已经达到了巅峰,后人无论怎样努力,始终无法超越。但很显然,这件龙泉窑舟型砚滴真真实实实现了超越。陶瓷专家一致认为,这件珍品,胎质细腻光润,釉层肥厚,做工极为精细。它被制成一叶扁舟,船舱外的船夫穿着蓑衣,正攀援篷顶去取斗笠,而船舱之中的两个人正在闲坐品茗。三人一同构造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也让整个文物显得富有生气。
文章插图
英雄不问出处,国宝也不必纠结于传承有序,如此精美而难得一见的佳品,怎么就不能受到如此规格的礼遇?
文章插图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打击乐&戏曲、交响乐、打击乐、古琴 中山公园音乐堂10场演出欢度春节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和尚&司马迁记载奇案:和尚巧遇命案无辜被冤,县令发现破绽智破命案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船夫&新科状元乘船回家,船夫随口说出一上联,状元却至死都没对出来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冬奥&青年艺术家走进怀柔山村送春联写福字,冬奥元素融入乡村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