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里?是什么意思?国学典故“五十步笑百步”,这是什么意思?
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

文章插图

意思:〔那士兵〕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他们〕有什么不同呢?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 。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 勿夺其时 , 数口之家 , 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 , 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 , 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 , 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 , 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 , 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 , 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 , 是因为年岁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2、主题思想《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 , 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 , 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3、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1、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2、 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3、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 , 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 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4、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 , 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寡人之于国也
五十步笑百步是何意·出自于哪?“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程度不同,本质一样 。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 ,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 , 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战国时,梁惠王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情就和别的国家打仗 。有一天,他问孟轲:“我对于国家大事,已经是做到尽心尽力了 。河内(古代总称黄河以北为河内)年成不好 , 有了灾荒,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同时还把河东的粮食调剂给河内 , 如果河东的年成不好,遭了灾荒,我也照样办理,在我看来,邻近各国的国君,没有哪一个能够像我这样爱护百姓,然而邻近各国的百姓却不见减少,我国的百姓也不见得增多,这是到底什么原因昵?”
孟轲回答说:“大王,你是喜欢打仗的,就拿打仗做个比方吧 。双方军队到了战场上,战鼓一响,兵刃相接,一场厮杀的结果,打败了的免不了要丢盔弃甲飞跑逃命 。在那些逃命的士兵当中,有的跑得快,有的跑得慢 。如果一个士兵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看见前边一个士兵跑得快,已经跑了一百步 , 所以就嘲笑那人‘贪生怕死’,算不得英雄 , 而说自己胆量大 , 对敌人追击并不害怕,这样对不对呢?”梁惠王听了说:“当然不对,那兵士只不过是因为自己跑的慢而落后五十步罢了 。”
孟轲接着说:“对了,大王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 那么你的问题又有什么不明白呢?你虽然在小的方面比别的国家多照顾了一点老百姓,可是你爱好打仗,一打起仗来老百姓成千上万的死亡 , 这和邻国比起来 , 不也像‘五十步笑百步’吗?”

五十步笑百步什么意思?【五十步笑百步出自】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采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 。孟子看了 , 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 。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 , 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 , 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 。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 。假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 , 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 。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
五十步笑百步是什么意思,这个比喻出自哪里做错事后,笑话错得更严重的人 。
“五十步笑百步”:该成语典故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 , 原文是这样的:“王好战,请以战喻 。慎然鼓之,兵刃既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意思说:战斗中有两个打了败仗的士兵,向后逃跑了五十步的讥笑逃跑了一百步的 。实际上他们两人都是临阵逃跑 , 实质是一样的 。现在用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 , 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我们在理解这个成语典故时,单从字面上理解“五十步”和
“一百步”是不能明确什么意义的,必须辅以相应的材料才能具体、明了 。。

五十步笑百步 是出自一个什么典故?。?/h3>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行不行?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 。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 , 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寓言故事是出自哪部【答案】B
【答案解析】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寓言故事出自《孟子.粱惠王上》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五十步笑百 步的故事出自什么书《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 则何如?’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翻译过来就是:
战国中期有个国君叫粱惠王 。为了扩大疆域 , 聚敛财富,他想出了许多主意,还把百姓赶到战场上,为他打仗 。
有一天,他问孟子:“我对于国家,总算尽心了吧!河内年成不好,我就把河内的灾民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来 。河东荒年的时候,我也同样设法救灾 。看看邻国的君王还没有象我这样做的 。可是 , 邻国的百姓并没有大量逃跑,我国的百姓也没有明显的增加 , 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作比方吧 。战场上,战鼓一响 , 双方的士兵就刀对刀、枪对枪地打起来 。打败的一方,丢盔卸甲,拖着刀枪,赶紧逃命 。有一个人逃了一百步,另一个人逃了五十步 。这时候,如果那个逃了五十步的竟嘲笑那个逃了一百步的胆小怕死,你说对不对?”
粱惠王说:“当然不对 。他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罢了 , 但同样也是逃跑?。?br>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怎么能够希望你的百姓会比邻国的多呢?”
满意请采纳 谢谢

以五十步笑百步!是出自哪的典故?“五十步笑百步”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打仗时候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后逃跑一百步的人胆小.词语流传至今,用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五十步笑百步”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以五十步笑百步!是出自哪的典故?“五十步笑百步”一词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当中的“五十步笑百步”是指打仗时候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后逃跑一百步的人胆小 。词语流传至今,用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过失,却没有反思到自己也有这样的不足或过失,只是程度要比别人轻一些罢了 。“五十步笑百步”是一种没有自知之明的表现 。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篇古文?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 , 则移其民于河东 , 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 ,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 , 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 ,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曰:“王知如此 ,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 , 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 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 , 勿夺其时 ,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 然而不王者 , 未之有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译文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 。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 , 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 。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 。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它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 , 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 。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 。然而 , 邻国的百姓没有变得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变得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 。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 , 作战双方短兵相接 , 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 。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 。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 。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鬼,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 , 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 , 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 , 木材用不?。敲窗傩毡愣陨涝崦挥惺裁匆藕?。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 , 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十步笑百步》既表达了孟子主张王道,提倡礼乐,反对霸道,反对战争的政治理念,也体出了孟子巧妙的论辩技巧和高超的论辩水平 。文中面对“好战”的梁惠王“请以战喻”,最终提出“好战”就"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可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令听者哑然失笑之余,定会沉入深省之中 。梁惠王在治国方面并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的好政策 , 当然也就别指望达到天下归心的目标了 。

梁惠王自诩“尽心” , 而在孟子看来,他所采用的措施 , 只是“爱民”的临时措施,与邻国之政实际上是五十步与百步之比 。孟子认为治国的根本之道是实行“仁政”,提出不要用战争或劳役使人民耽误农时,不要乱捕鱼鳖,不要砍伐林木,让人民休养生息,有较安定的生活 , 这样才是“王道”的开端 。孟子长于辩论 , 善用譬喻,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梁惠王“尽心”的实质,说理形象而有说服力 。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于哪?国学典故“五十步笑百步”,这是什么意思?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哪里五十步笑百步,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在前线败下来,一个退了五十步,另一个退了一百步 , 退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退了一百步的 , 说他不中用 。其实两人都是在退却,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 。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 , 只是程度上轻一些 , 可是却讥笑别人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 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 , 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五十步笑百步 的故事出自()“五十步笑百步”这句话,是出于战国时代哲学家孟子回答梁惠王的名言 。

战国时代的梁惠王认为自己国家的政治已经很完善了 , 但国内人口却不见增长,当是的国情可能是“我国的物价太高了,不如迁至其它的国家去吧”,正因如此 , 有许多的人迁至其它的国家了 。若国内人口骤增,则表示政治办的很好,因此 , 梁惠王觉得很困扰,便向孟子请教,他说:“如果在战场上打仗,其中有一士兵因恐惧而逃离战场,跑了五十步才停下脚步,另一士兵则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于是,跑了五十步的士兵便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说:‘你太没胆量了 。’”你对这故事有何感想?

或许是梁惠王的智商不太高的缘故,轻而易举的便被孟子的话给困住了 。他觉得很奇怪地问:“这就奇怪了,跑五十步与跑百步,是否同样都是因为恐惧战争而逃跑的呢?”

于是 , 孟子便趁机说服梁惠王:“是啊 , 若以贵国的政治与邻国相比较,就与五十步笑百步无差别了 。”

但是在孟子的理论中,是具有诡辩性的,令具有战争经验的人会反驳说:“因孟子无战争经验,所以,才会认为跑五十步和百步是一样的,其实两者之间的勇气是差很多的 。我也认为确实是如此的 。”

“五十步笑百步”这句话中,明显的表示了不是满分就是零分,未跑的人是满分,若只是跑了一步,也会得到零分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适用“不是满分便是零分”的情况,但这只是例外,因为在满分和零分之间 , 还可分为许多的阶段 。比如:古代很重视女性的贞操 , 若女性曾有一次不轨的行为,则在社会上不能列为贞节烈女 。因此曾经做过错事的人便自抱自弃,丧失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 他们是否算是“不是满分便是零分”的牺牲品呢?

读过孟子的人会利用这句成语来说女人:“孟子曾经说过跑五十步的人与跑一百步的人是同样的 。所以 , 你做一次与做十次也都是一样的 。”以儒家名言为依据,确实可以说服女性 。

要明了“五十步笑百步”的诡辩性,不过只是国文科的知识,但此名言的背后却具有“满分或零分”的诡辩性意义 , 在次所以举出具有诡辩性的故事的名言为例子,是因为每句名言都具有这种意义

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出自那篇文章?意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