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从圣诞节看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

圣诞节|从圣诞节看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
本文图片

(图源:IC Photo)
金衡山/文
【圣诞节|从圣诞节看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在当下社会 , 如果说有一种文化占据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 , 这种文化非大众文化莫属 。 就历史而言 , 大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出一些共同特征 。 我们可以从总体上把大众文化的生产机制表述为如下五个方面:1、来源于底层社会的意愿表达和行为抗争;2、体现在和主流社会对峙与合流中的张力;3、进入工业化和商品化的过程;4、成为价值观的象征与表述;5、促进社会变化的进展 。
需要指出的是 , 这五个方面有前后顺序的过程 , 但与此同时 , 各个方面也会合力发挥作用 , 最终形成文化的大众化现象 。 换言之 , 现象发端伊始 , 后面几个过程其实已经同时渗入 。 无论是和主流社会的对峙与合流 , 还是在进入工业制作的前后 , 期间价值观的因素一直在起着调节、综合、改变与融和的作用 , 直至汇聚成流 , 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五个方面在大众文化生产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 需要举例具体阐述 。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 , 在举例过程中 , 会突出某一个方面 , 但实际上 , 于任何一个例子而言 , 五个方面的机制因素都是同时存在的 , 也同时发挥作用 , 但因历史条件不同 , 各个因素发挥的效应则会不同 。
我们以能够从多个层次体现这些方面的事例说起 , 圣诞节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很好的事例 。
圣诞节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社会习俗 , 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 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消费时节 , 自然也是一个涉及日常生活的大众文化现象 。 现在为众人所熟悉的圣诞节混合了很多因素 , 包括宗教信仰、家庭团聚、娱乐欢愉、消费购物 , 更重要的是 , 它是西方文化的一个象征 , 而且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西方的范围 。 近年来 , 圣诞节在中国也俨然已是一个大众的节日 , 至少在很多商家眼里 , 应是如此 。
如果我们就圣诞节的形成过程 , 做一番历史的探究 , 则会发现其中蕴含了上述所说的大众文化生产机制的多个方面 。
就基督教历史而言 , 教会在公元4世纪时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诞生日 , 但确定这个日子并不意味着教会确信耶稣就在这一天诞生的 。 事实上 , 关于耶稣的诞生日子没有人确切知晓 , 定下这个日子只是因为12月25日这个时日正是一年中的冬至时节 。 中世纪的民间习俗会在这个时候庆祝秋天的收获 , 迎接冬天的到来 。 现在我们常说的西方的狂欢节也与这种民俗有关 。 就教会的角度而言 , 把耶稣诞生日定在这个时候 , 一方面可以顺应民俗 , 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这个场合改造非基督教的习俗 , 或被称为异教的习俗 。
但实际情况是 , 狂欢的内容远远大于纪念耶稣诞生本意 。 在很长时间内 , 所谓的圣诞节充满着“嬉闹、粗俗甚至蛮暴”的行为 。 16世纪宗教改革后 , 一些新教徒们更是把圣诞节视为天主教遗留下来的“愚昧和欺骗”的不良习俗 。 1644年 , 英国国会谴责圣诞节的活动 , 斥责“为肉体和感官感受提供自由” , 同样 , 北美大陆普利茅斯英国殖民地禁止民众在圣诞节这一天休工娱乐 , 除非恰巧碰上是星期天 。
但是 , 进入19世纪后 , 这个情况开始有了改变 。 一些处于中上层社会的精英人物发觉圣诞节时大众的粗俗、无礼的行为与其体面生活格格不入 , 甚至还威胁到了整个社会的稳定 。 他们中的一些人开始从促进家庭温馨的角度谈论圣诞节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