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叙事
文章插图
【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 , 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它强调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经历故事及其背后隐藏的之于该个体的意义 , 强调关注微观分析,以及强调教师的反思价值、强调教师知识的重要性、赋予教师言说其经历的权力等三种教育发展趋势 。扩展资料教育叙事研究与其他质的研究方法的区别有以下几方面:(1)由于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个人性经历,有时也关注其社会性经历,因此,教育叙事研究更关注微观分析,这与人种志研究注重中观、宏观分析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2)由于研究目标是了解和认识作为个体的人 ,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目的不是要形成一种可以运用到他人身上的理论 。在这一点上,它与扎根理论研究是背道而驰的 。扎根理论研究的研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形成一套可以移植与推广到其他人身上的理论 。教育叙事研究之所以强调关注作为个体的人的经历故事及其背后隐藏的之于该个体的意义,或许同它的倡导者之一克莱丁宁曾在阿尔伯塔大学攻读心理学学士学位和咨询教育硕士学位,并曾当过教师、校内辅导员及咨询员的经历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叙事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 , 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 。简单说,“叙”就是叙述,“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 。《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 , 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nbsp;, 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 , 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 。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然而 , 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 , 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 , 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 , 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 。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 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 。简单说 , “叙”就是叙述 , “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 , 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 。《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nbsp;, 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 。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然而,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 , 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 , 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 。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举例说明教育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异同点教育叙事与文学叙事最大的差别应该在叙述过程中出发点不同,一个是以教育为主,一个是以文学艺术为主 。前者更注重真实度,后者更注重艺术性 。详情一点的话 , 教育叙事就是叙述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包括学生间 , 师生间,教师间,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事进行记录,要一五一十的去传达,中间可以稍微施加一些修饰,但不能太过离谱,不然会有失真实性 , 起不到最终的教育意义;而艺术叙事却是以艺术渲染为目的,可以天马行空也不为过 , 因为每个人的理解以及对事件、事物的抽象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艺术去叙述一件事情 。
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
文章插图
教育叙事研究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意义理解的一种研究方法 。教育叙事研究,即是研究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 , 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扩展资料:教育叙事研究的特点:1、教育叙事研究所叙述的内容是已经过去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 。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育者的主观想像 。教育叙事研究十分重视叙事者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叙事者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叙述者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2、教育叙事研究所报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性” 。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 。所以叙事研究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比如:教师在某个教育问题或事件中遭遇困境时,就要思考和谋划解决问题、定出困境的出路,这里面就会涉及很多曲折的情节 。3、教育叙事研究获得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是归纳而不是演绎 。也就是说 , 教育理论是从过去的具体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归纳出来的 。4、教育叙事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行动研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由于教育叙事研究属于质的研究方法的范畴,因而具有质的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如具有自然情境性、研究者的自身工具性、自下而上的归纳性、对事实的解释性和建构性等 。质的研究将使教师不仅获得有意义的职业生活 , 而且会改变教师的存在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的基本类型从叙事的内容来区分,主要包括: 即对教师教育生活故事的叙述,借以显明其中所蕴涵的教师的生活体验以及对教师教育生活的细微关涉 , 教师日常生活与教师成长、教育状态、教育经历密切相关 , 教师成长不光在课堂,同样在日常生活之中;传记体叙事,即对教师成长过程、乃至教师生涯的整体叙述,借以显明教师生命成长的历程,是对平凡教师人生中细微的个人生命颤动的揭示 。从叙事的主题来区分,包括 即就多个主题综合起来,展开个人教育生活的叙事,整体性研究是研究教师的整体生活,包括个人家庭生活、日常交往、教学、班主任工作、学习研究以及其他可能对教师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经历,从中梳理出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各方面对教师的影响 , 整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从叙事的层次来区分,包括教育教学日志或日记,直接记录日常真实教育生活情景;在记录日常教育生活片段之上的反思性叙事 , 即不局限于记录,而且能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加以提升;研究性叙事,即建立在对叙事主题加以提炼 。对多种原始教育生活材料的搜集整理,从而对日常教育生活加以反复梳理而进行的教育叙事 。从叙事的主体而言,包括 即教师自身对自我教育生活故事的自我梳理与叙述,通过对个人成长或成长的某一方面的梳理,然后去发现这一阶段对教师教育生活的重要性,或梳理某一时间段教师对个人教育的观念性转折 。自转体叙事的实质是“从‘个人生活史’、从‘个人生命经历’中透视整个世界”,因此而“充满生命的体验和生命的感动,容易牵动人心”
教育叙事是什么?教育叙事的概念及本质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叙事研究”,借鉴了文艺理论中的“叙事学” 。简单说,“叙”就是叙述 , “事”就是故事,教育叙事 , 即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过程 。《中小学管理》2003年第9期邱瑜是这样说的:“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 , 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 。也有人这样描述,教育叙事研究,就是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行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相对于以往的科学化研究而言,教育叙事研究更强调与人们教育经验的联系(即以教师自身的真实生活为基?。?并通过故事叙述来描述人们在自然情境下的教育经验、教育行为以及作为教育群体和教育个体的生活方式(即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 。因此,教育叙事研究强调的不仅是客观规律的发现,而且更加关注人们教育经验的存在意义 。概括的说,教育叙事研究就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然而,教育叙事中的故事叙述,并不只是一些有关教育过程的客观记录,而是一个主客观相互建构的过程 。在研究过程中,不仅要高度关注教师自身的内心体验,重视教师的意义感受,让教师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更要学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 , 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自主的专业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在研究过程中,它所致力的对象不再是抽象的、普遍的原理性概括,而是通过有关经验的故事、口述、现场观察、日记、访谈、自传、传记、书信以及文献分析等,来逼近人们的教育经验和实践本身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目的不只是关注教育“理”与“逻辑”,而且关注教育的“事”与“情节”;即使提出教育“理”与“逻辑”,也使这种“理”与“逻辑”从具体的教育事件及其情节中成长出来 。采用叙事研究必须基于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关注教学实践中的 “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通过叙事报告反映出作者自己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教育学和文学哪个好考?文学专业要求有广博的知识和出采的文笔,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功还是不要考.关注每年的国家线发现都是文学类的分数线只高不低,成功几率很小.跨专业考教育学把握性大些!
小学教育的文学基础怎么学1、主干课程有两个:教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 。2、主要课程是:中国文学史,高等数学基础,现代科技概论,教育学,心理学,中国文化史 。3、公共必修课程有思想政治课、基础文化课、艺体课、职业技能课和劳动技术课;基础文化类课程主要开设语文(
教育硕士 文学硕士哪个含金量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学开始注重硕士研究生理论+实践+创新的全面培养模式 。
学习幼儿文学对我们将来从事教育有什么作用学习幼儿文学可以让你更好的了解幼儿的心理 。对未来对你从事的幼儿教育是有作用的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业 文学作品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主要类型都有哪些?(1)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学习活动 。文学作品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个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含有丰富而独特的语言信息 。学习理解文学作品是幼儿在活动中的首要任务 。文学作品呈现的是书面的语言信息,幼儿需要有一个中介方式将书面语言信息转化为口头语言信息 , 需要通过聆听、诵读、阅读图画,观看动画等方式接受理解文学作品所传递出的信息 。因此,任何一个文学活动都必须从文学教育入手,围绕一个具体的作品开展活动,让幼儿完全理解文学作品含载的丰富有趣的信息 。
?。?)包含感受、理解与表现的审美目标 。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和娱乐价值等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应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而不仅仅是达成知识和道德的教育目标 。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是一个包含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以及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想象的系列多层次审美教育活动 。
?。?)整合相关的学习内容 。幼儿园的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整合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内容的活动,使得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某一个文学作品中表现的社会与自然生活内容 , 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理解 。文学作品是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结合物,在设计组织文学活动时,根据具体的文学作品整合相关学习内容,就为幼儿提供了在这三方面协调扩充经验的机会,帮助幼儿完成整个语言学习的调整 。
?。?)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发展是儿童自身的操作活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 。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 。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应当着重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通过多种操作途径让幼儿得到发展 。用活动的形式来组织幼儿文学作品教学过程,意味着幼儿可以在动手、动嘴、动眼、动耳、动脑等各种途径学习中获得亲身经验 。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研修日志一、收获:通过学习,知道了造成教师研究的困难与出路:从教育思辨到教育叙事;了解了教育叙事研究的类型;明确了教育叙事的行动研究的操作策略 。二、感受:国家号召广大教师加强学习,使之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壮大教师队伍 , 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那么做教育叙事研究应该是其中的一个角度 。这里我们需要把握两个原则 。1、从行动研究到叙事的行动研究 。由于教育实验一般为准实验,任何教育实验研究都只是教育行动研究 。因此,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也可以写成教育行动研究报告 。行动研究报告不仅突显教育实验的准实验特征,而且在研究报告的撰写上更倾向于质的研究的风格 。这种质化的研究报告更重视以教育事件而不是以数据统计的方式分析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影响和变化,也因此 , 人们直接称之为叙事研究报告 。2、叙事的行动研究的策略 。对中学教师而言 , 所谓行动研究或实验研究,就是在自己的课堂或班级发起一场个人化的教育改革 。如果教育实验被理解为准实验而不是在实验室操办的严格控制与测量比较的科学实验,那么,教育实验研究、教育行动研究与教育改革几乎是可以互换的名词 。将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连接思考的效益在于:以教育改革作为教育实验的核心精神 。教育实验和教育行动研究的核心精神就是面对真实的教育问题 , 引发真实的教育变革 。没有教育变革就没有教育实验 。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教育实验不仅引起某种教育变革 , 同时它也关注这种教育变革引发的影响或后果、效果 。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教师喜欢自己,要学好这位教师所教的课,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解放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自决心信念是学生学习提高,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念,常常鼓励,赞美学生 ,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 , 师生适当的沟通足可以改变教育 。二、信任是师生和谐沟通的桥梁,许多实践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通过沟通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信任和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 , 从而信任老师,亲近老师,学生往往是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他的课 。因此多给孩子一点信任,多给孩子一些关爱 , 常常鼓励,赞美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他们身上的长处去克服他们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克服消极的心态 。往往教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赞美,会给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地 。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学习体会学习了刘良华教授的《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讲座,顿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 。刘教授从教师的教育研究误区到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让我作为教师对教学研究有了本质的认识 。我认识到多数教师所做的研究论文往往都是刘教授所说的价值研究、本质研究或策略研究 , 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与认识纯理论叙述,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用事实来说话 。并不是真正的有事实研究,用真正的实例来研究 。我在听课前认为的教育研究其实就是自己教育思想的阐释,用道理来说道理,没有调查和实验 。现在认识到如果某篇文章只有假设而没有调查或实验 , 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只做了一半而没有完成 。刘教授讲了教师作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尽量避免价值判断而“用事实说话”、“实证研究” 。教育叙事研究不仅“用事实说话”而且“用有情节的事实说话” 教育叙事研究首先要叙事,如讲真实的教育故事、教育自传、教育传记 。对于农村教师应尽量选择教育自传的形式 。这些是纯科学化的教育叙事 。刘教授还介绍了艺术化的教育叙事 , 包括自传体小说、传记体小说和教育小说 。艺术化的教育叙事可以借助艺术的魅力,使教育叙事变得更有情趣,也因此更有可读性、更有教育性 。最能够显示教育叙事精神的是自传体小说 。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等 。自传体小说大多显示出“教育小说”,叙述主人公从稚幼到成熟的受教育、受考验的成长历程 。也将这类小说视为“励志小说”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呢?教育叙事研究其实质就是一种实证研究,因此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事实说话 。调查的叙事研究和教育实验报告是典型的实证研究,它们目的明确,设计精细,注重研究数据的采集和整理,研究成果是在对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 。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不能保证,那么研究成果就难以产生或水分很大,因此必须用事实(数据)说话 。经验的叙事研究和故事的叙事研究多是有感而发,带有总结、提炼的性质 , 事实(有情节的故事)是它们产生的土壤和构成的材料,更是不可或缺 。做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有上进心的教师,教育研究是我们必做的功课 。教育叙事研究是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作业 。
学习《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观后感“最好的爱情和最好的年纪,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一起消失了 。”说的是把浪漫久久地停驻在时光里,将在记忆里存活到永恒 。
男人,别太容易就忘了曾经对那个傻丫头所许下的地老天荒的诺言 。因为你的一句话,就值得她为你傻傻等待一辈子 。
女人,即使最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再回头,也别太迁就,最终委屈了自己 。对自己好,也是对他好 。
最吸引人的出场的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不是那沉默不语的方茴,而是一处开在墙角的 丁香花,你还记得吗?那个身着白裙子的少女方茴搬着崭新的桌椅,独自走在过道里,他清晰地记着她那瘦削而又清晰的脸 。教室里的朗朗读书声,有个女孩一直沉默着,引起了男孩子们的好奇心 。吃饭时,她始终低着头,表情哀伤,眼里透露害怕与无助. 。黑板上的名字是丁香花般的她承受羞耻,虽然字被擦掉,两颗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近 。有个男孩说过,只有找到五片花瓣的丁香花,你就一定能够幸福 。正如那个男孩作文中写的那样,他喜欢上了这个如丁香花一般的女子 。高中毕业那天,他们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校园的大树下,永远在一起的誓言温暖了两颗心 。他为她高考丢了十三分,考入同一所大学,可时间的分岔口逐渐疏远了他们 , 他们曾经爱的激烈,分开时却却是一通冷冷的问题,是还是不是?男孩模糊地回答彻底伤了女孩的心 , 可是女孩依旧不愿放弃这段惊心动魄的爱情,他们彼此为爱付出了很多 。那个寒冷的冬日里,女孩痴情的双眼执着地扒开树上的雪,寻找当年的刻痕 。最终的他们由于猜疑和误会分开了 。
十五年后,让那个男孩对女孩 说一句真心话,没想到的是男孩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方茴,这么多年没见,你好吗?”令男孩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在影带中重见那个曾经令他心动的女孩,她穿着红色的长裙,笑得很甜 。
爱情路很短,留给人的记忆却很深刻,他令人疯狂,使人激动,让人无悔 。没有人的爱情不留遗憾,现代世界里,爱情不过是一缕烟 , 被现实生活都打倒的爱情,那不是真正的爱情,想起当年,那个怦然心动的自己最后无法逃开爱情的魔爪 。
论述教育叙事研究如何影响教师专业成长要进行教育科研 , 必须要有问题意识,要学会发现问题 。而中小学教育科研要研究的问题往往来源教育教学实践 , 广大中小学教师又都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者 。由于思维定势以及人们对教育作用的单一认识 , 教育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也就不易发现,此所谓“常用而不知”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 。如果我们对一些现象作深刻的反思,多问一下“这是最好的吗?”“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吗?”就可能会发现问题了 。教育科研就其本质而言 , 是如何找出问题、如何把握真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思考出问题”在教育科研中的地位也就不言自明了 。总之,只有思考才能在“教学写”的原始材料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 , 从而进行研究 。也只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教学写”才能得以提升 , 形成教育者的智慧 。
若一个教师只是机械地把“教”的写下来 , 把“学”的收集起来 , 那只能是“就事论事”的材料的堆积、理论的罗列 , 充其量算是“叙事”层面的故事 。没有自己思考的东西,“学而不思则惘”,也就没有多少价值 , 当然也就称不上教育科研成果了 。有学者说:“一个教师认认真真写一辈子的教案,可能还是一个教书匠,若写五年的教学反思 , 就可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了 。”所以,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教学写”,“教”与“学”是基础工作,核心是在“写”,写是指写教后感、读后感 。而“感”的程度取决于思考的深度,从而也决定了教育科研的水平 。
“教而写”、“学而写”毕竟是两件事 , 而思考可以起桥梁作用,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 把两件事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在写“教后感”时,联系学习的理论,就可以跳出完全写实的窠臼;在写“读后感”时,联系教学实际,就可以避免写空对空的官样文章 。这样,通过思考把教和学揉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以写教育笔记见长的苏霍姆林斯基,他之所以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并不是在于他的教育笔记写得多,而是在于他的教育笔记中自己的思考多,见解深刻 。诸如了“让孩子抬起头来走路”、“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孩子的智慧出在手指头上””等教育名言,无不闪烁着他对教与学的思考的理性之光 。
当一个教师感到自己的教学方式“不合时宜”并打算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时,教师真的能够实现这种改变吗?当教师按照专家的建议或者按照某种教学理论的说法去操作、应用,教师就能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吗?当教师打算以“研究”、“反思”的方式去寻求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教师往往却不知从何处入手时,一度流行的”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时髦的口号便成为一个值得追究的问题 。”叙事研究”正是追究”科研兴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时髦口号之后的一个备择方案 。
以往的教育研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教育实验” 。“教育实验法”确实是有价值的教育研究方法,但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这个方法似乎并不“够用” 。“教育实验法”的基本特征是强调“控制”和“假设”等研究策略,但实际上中小学教师自称使用了教育实验法时,往往既没有“控制”,也少有“假设”,这使“教育实验法”显得名不副实 。
“叙事研究”中的叙述者可以是中小学教师 , 也可以是校外研究者 。当中小学教师既是“叙说者”又是”记叙者”,而且所叙述的内容涉及自己的教育实践及其某些教育问题的解决过程时,教师的”叙事研究”就成为教师的“行动研究”,
这样看来,“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自己展开的研究方式,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师在校外研究者指导下所使用做的研究方式; 在叙事研究中, 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教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叙事研究的基本追求是:教师“叙述”并“改进”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 。换言之,叙事研究的基本理想是:“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教师的日常生活” 。
在以往的研究中,不少教师已经习惯于写”教育论文”或”经验总结” 。但总感觉这些”教育论文”和”经验总结”过于”宏大” , 往往显得”大而化之” 。一次偶然的谈话中 , 我们建议教师”讲述”他自己是怎样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这个教育问题发生之后 , 教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另外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 。教师对这种”叙述”的方式似乎很乐意接受,这多少令我们感到有些意外 。当我们发现他们叙说出来的教育故事往往真实可信且令人感动时 , 我们开始建议教师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教育故事 。我们的基本假设是:教师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 。反过来说:教师做研究不是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 。
讲教育故事” 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的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 , 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叙述”之后形成的文章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 。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
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以某种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个人化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行为将经由这种”反思”发生转化 。
可见,教师”写”教育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或从教学事件中提升出”学校课题”,旨在兑现一种”问题从学校产生”的叙事研究尤其是叙事的行动研究的基本精神 。
教师怎样做教育叙事研究与之类似 , 班主任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也是败坏的实验研究 。虽然这个标题在大众语法上没有错误 , 但它在实验研究的语法上却是一个错误 。因为填充第一个省略号的班主任的性格不是一个具体的变革行为 , 它是纯粹的名词而不是可操作的动名词 。尽管人们都承认班主任的性格会对学生构成影响,但研究有研究的规范和套路 , 班主任的性格无法成为实验研究的实验因子 。而且,填充第二个省略号的学生也不是一个可测量的因素 。它需要进一步转换:要么是学生的某个学科的学习兴趣,要么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可测量的不是学生,而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习成绩 。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将班主任的性格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做一个转换,比较合适的选题是班级日志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的实验研究或者班干部的竞选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出色的实验研究不仅重视对的影响的实验研究这个经典标题中两个省略号的填充技巧,还需要进一步考虑两个省略号的填充内容和主题范围 。教师如果打算做教育实验研究,那么,可选择的研究内容至少包括三类:一是教材变革的实验研究;二是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三是教育管理问题(人的问题)的实验研究 。]第一,教师可以做有关教材变革的实验研究,比如,调查研究报告对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数学试验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听领先对学生英语成绩的影响 。第二,教师可以做有关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比如,自学辅导对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 。第三,教师可以做有关教育管理问题的实验研究,比如,学生自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家庭生活习惯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学生社团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任何研究都分为两个必要的阶段,一是不公开的私下的研究 。这是研究的前期 。二是撰写研究报告并公开自己的研究结果 。这是研究的后期 。在教育研究领域,有人做得多而说得少,他们不愿意或不善于公开发表研究报告 。另有人却做得少而说得多,他们少做研究或不做真实的研究却频繁杜撰大量的研究报告 。二者之间,杜撰的研究报告固然令人厌恶,但只做研究而不写研究报告也并非什么谦逊的美德或高尚行为 。恰恰相反,就科学规则而言 , 只做研究而不撰写研究报告不仅与谦逊和高尚无关,而且是不负责任的、失败的行为 。研究者如果不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报告 , 他不仅不能让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由此推动人类生活的进步,而且他可能私下得意、自命清高而失去接受公众的批评和评估的机会 。严格来说,任何私下的研究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研究,真正的研究必须公开自己的研究结果 。就中学教师而言,部分教师之所以愿意做研究而不愿意撰写研究报告,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套路,以至于他们感到为难、躲避、退缩 。对于这些教师而言,他们需要掌握的不仅是有关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和教育实验研究的操作策略与选题技巧,他们需要专门的关于如何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训练 。掌握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技术并不困难,对某些教师来说,也许只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或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掌握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技巧 。教师可以阅读和听取有关如何撰写教育实验研究报告的建议,可以阅读并模仿几份规范的教育实验研究报告 。实验研究报告虽然有多种风格和风度,但经典的实验研究报告只有三个要素 。一是问题与假设;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结果与讨论 。实验研究报告可以采用量的方式,收集必要的数据并做必要的统计分析 。但一般而言,中学教师最好采用简单的百分比做简单的统计分析 , 然后大量采用教育事件、教育故事来描述实验研究之前和实验研究之后的变化 。以质的研究报告为主,以量的研究为辅 。经典的实验研究报告始于问题和假设 。比如 , 我遇到一个问题学生不喜欢学英语,英语成绩低下 。接下来,我有一个假设从传统的听说领先英语教学变为听领先的英语教学 。于是 , 我的实验研究的主题就显示为:听领先对学生英语成绩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这样看来,上述的问题与假设就发生变形:2. 文献综述(旧办法):传统的英语教学要么显示为许国璋英语式的语法教学,要么显示为听说领先的交际教学 。3. 研究的假设(我的新办法):将交际教学的听说领先进一步改造为听领先,让学生大量地听英语 , 不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听力教材,而且教师采用全英语教学,并允许学生最初少量地说英语或不说英语,允许初学英语的学生像学母语那样有一个沉默期( silence period ) 。在提交了问题与假设之后,接下来需要报告过程与方法 。在报告研究的过程时,研究者需要交代在哪个年级哪个班做的实验 , 那个班级有多少男生 , 有多少女生,做了多长时间的实验研究 。之所以需要详细地报告研究的过程,是因为,研究过程让公众觉得该实验研究是在某个地方所发生的真实的研究,而不是虚拟的研究,不是捏造的实验数据 。注释:虚构的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国教育界一度引起非议 , 人们似乎有虚构恐怖症 。可以考虑的思路是:如果人们承认卢梭的《爱弥尔》是经典的教育叙事研究作品,那么,就没有必要将虚构的教育叙事研究拒之门外 。但是 , 人们没有必要以自己所做的真实的叙事研究而贬低虚构的叙事研究的价值,正如科学家没有必要贬低小说家的价值
教育叙事研究包括哪些类型?.拥有故事:教育研究中的叙事性研究是将技术与理性的东西隐藏到背后,通过一个个的故事的描述 , 去追寻参与者的足迹,倾听参与者的声音 。
2.叙述故事:通过个体的叙述,群体的叙述来研究个体、研究群体 , 研究他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叙述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而是要寻找故事背后的意义 。
3.反思故事:教育叙事研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叙述故事,故事的叙述表现只是一个“桥梁”,是教师通过这个“桥梁”把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与自己的反思相结合,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 , 在思想上提升自己对教学、对学生、对教师的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再反过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提升教学水平 。一言以蔽之,教育叙事研究是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 。
综上所述,叙事研究之“叙事”源自文学 , 是以小说为主的叙事文学的主要元素和手法 。叙事研究运用于教育研究以及教师的教育研究是基于:通过对有意义的教学事件、教师生活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而这些不仅有助于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也能以更鲜活的形式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完善和灵活 。
教育叙事时光荏苒,在二中从事教育工作已经一年有余,从初来乍道时的忐忑惶惑,到现在独立承担三个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品味到教师工作的艰辛,也感受到苦寒梅花带来的丝丝清香 。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于学校领导对我们的高度重视,同学科教师的悉心点拨,以及自己孜孜不倦的追求 。我在二中走过的每一步,工作、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都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结合教学案例如何实施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的区别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 。包括三个要点:1、是故事 , 有完整的过程;2、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事件,包含问题或者也包括解决方法;3、是典型事件 , 具有启发、诠释作用 , 是真实的,已发生的,而非杜撰的 。
教育叙事:1、已经发生的事实;2、故事中有与事件相关的具体人物,故事是其亲身经历的;3、情节性,相对完整 。
基于教育叙事(日志)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育叙事及教育日志的研究
(一)教育叙事与教育日志的概念及其理解
研究者(参与行动研究的教师本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即“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
教育日志也称为“教学日志”、“研究日志”、“工作日志”或者“教师日志”等等 。因此,只要是教师围绕教育教学工作在日常所写的日记等均可列为教育日志的范畴 。——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意识地进行教学反思 。
(二)教育叙事与教育日志所秉承的基本理念
教师一开始做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而不是引经据典地“写教育论文” 。但是,当积累了大量教育故事、掌握了丰富的教育素材之后,再来写教育论文就有了基础 。
教师以叙事的方式来“写”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 , 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写”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 。
二、教育叙事和教育日志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教育叙事讲述的是一个已经完成的真实的教育事件 。
主体性:教育叙事是行动者自身作为主体并直接介入其中的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说的是教师自己的“故事”,所报告的内容是其具体的教育生活中与师生有关的事情 。
情节性:成为教育叙事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情节性”,“情节”是任何叙事的一个基本特征 。
反思性:教育叙事研究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和“教学冲突” , 它反映了研究型教师成长的历程 。
三、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与文本特征
研究教师的教育思想——研究教师的日常行为背后所隐含的思想、教师教学故事中所蕴含的理念 。
研究教师的教育活动;
研究教师的教育对象——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格特质、个性差异、身心规律等 。
文本特征的三个方面:
一事一得 。在内容上可以是教学故事,德育故事,也可以是管理故事 。要主题集中、有针对性地描述某一个故事,要从日常发生的小事入手,于平常中见深刻,于细微处见精神 , 通过叙述一些细小的事情,促进自己的反思与提高 。
夹叙夹议 。在写作手法上,通常采用一边叙述故事情节,一边夹杂一些对细节的感悟 。
注重细节 。要尽量选取能引起同行共鸣、难以操控、意蕴深刻、值得反思的细节,加以具体、生动的描述 , 为接下来的反思提供依据 。
四、教育叙事研究的构成要素
1、教育思想;
2、教育(学)主题;
3、教育(学)情节;
4、教育(学)反思 。
基于教育案例的实践研究
一、“教育(学)案例”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案例研究,是以叙事为主要方式对特定情境及其意义进行的描述和诠释,是对特定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处理、寻求对策的个案研究 。它是一个既有实际情景的描述,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 同时也可能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
从案例研究的对象加以分类:一节课的案例研究(或一节课中某个特定问题)、一件事的案例研究、一个人的案例研究、一次活动的案例研究等 。
特点之一:具有问题性——教师持续关注的问题或大多数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 。
特点之二:具有情境性——真实而感染人 。
特点之三:具有典型性——经过分析研究 , 能够引起讨论并提供反思的 。
特点之四:具有浓缩性——经过研究者选择加工的特定情境,不是实况录像,而是一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 。
二、课堂教学案例的常用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访谈与调查法 。
三、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要素与格式
基本特点——客观描述+事件分析
基本要素——背景、主题、案例问题、情境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 。
以数学教学案例为例,其基本模式是: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情境)、教学反思等 。
以语文教学案例为例 , 其基本模式可以使:问题背景、情境描述、教学反思等 。
四、教育(学)案例与教育叙事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素材都可以是教学实践行动者本人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以观察者的身份进行客观的描述 。从“情景故事”的角度上说,教育叙事研究也是一种“教育案例” 。只是“教育案例”特指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包含疑难问题、多角度描述、经过研究并经过作者反思的教学叙事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教育案例是教育叙事的发展和延伸,日常的教育叙事可以作为写作教育案例的素材积累 。
(二)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文本结构样式有所区别
1、教育案例通常由教育叙事、案例分析与问题讨论和反思若干部分组成,而教育叙事则主要是案例中的教育叙事部分 。
2、文本构成要素上教育案例突出六个要素:主题、背景、案例问题事件、效果、诠释与研究、有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而教育叙事则只突出三个要素:鲜明和引人入胜的问题;师生活动描述、解决问题过程中或过程后的理性反思 。
3、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不像案例那样一定要有主题,而只需要有问题即可 。它通常只有一个典型教育事件 。但是 , 教育案例通常有反映与主题有关的不同问题、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串联和整合 。
4、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一般只需要反思,而教育案例除了反思(案例分析)外,往往还要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启事” 。
(三)教育案例与课堂教学其它研究成果的区别
1、与教学论文不同
教学论文是以说理和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 , 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论文是理多事少,而案例则是事多理精 。
2、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预设的,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育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的过程与结果 。
3、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可以是有所选择的,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即有主题、有诠释说明、有讨论等 。这是教学实录所不具备的
怎样提高教师教育叙事能力的研究1.深入教育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升华——即调查研究 , 这是教育科研必需的也是基本的内容和方法 。
2.如果说科研是教育生命的源泉,那么 , 课题便是教育科研的起点、旗帜和抓手 。课题的能量是巨大的、神奇的 。因为它有智慧的能量 。名师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名校走的是课题研究之路,课题研究也是区域性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3.教育经验来自教育实践活动 。只有及时地认真地科学地总结 , 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 才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明确地指出——“理论的概念必须要由大规模积累的实际经验来完成 。
4.台湾诗人痖弦有句绝美的诗——“海,蓝给自己看” 。就像那只破水罐 , 悄然为自己开一朵花,教育科研工作者以缄默淡泊自己的美丽,只要立足于学生、教师、课堂和学校,关爱生命、关照心灵、关注成长,走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之路 , 管理必然有新视野,课堂必然有新天地,课改必定有新干线,家庭教育必定有新亮点 。
5.教育科研其实很简单,她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拓宽基础、专一深入、痴情关注、大胆设想、艰苦奋斗 , 都需要我们比平常人晚睡早起、按照规律下笨功夫,不仅需要积极地入迷、奋发、获得,大部分时间里还需要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下反思,在教育科研中寻觅理味、趣味、情味、艺术之味,乃至人生之味 。
6、用握过粉笔、教鞭的手,用批改过考卷、作业的笔,记录下、整理出教育生活中一个个专题,诸如“教育现代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等等,从而走过亘古走过蛮荒 , 走过森林走过雪原,与那些高尚的人们和思想进行心灵沟通 。如此不断沟通,不断蒸馏,不断品味,即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臻妙心境和生活享受 。
如何进行记叙文阅读有效性教学中考记叙文选文往往是文质兼美、人文内涵丰富、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或叙事性散文或小说等) 。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 , 学生要做到准确答题,必须懂得记叙文阅读答题的基本技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一、读懂主旨
1.快速把握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考生要明白,作者着力刻画主要人物的目的,往往是在这人物身上体现出自己的思想倾向,而这思想倾向往往就是作品的中心思想 。如2006年上海市中考记叙文《孩子和书》,主要人物是“女店主” 。把握住主要人物的各种不同的描写,才能体现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 。要注意的是,并非笔墨多的人物就一定是主要人物 。有时作者从侧面描写来烘托、勾勒主要人物的形象,如课文《我的叔叔于勒》中,主要人物不是于勒叔叔,而是菲利浦夫妇,因为文章揭示的主题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2.快速把握情节 。所谓情节,“就是表现人物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抓住了主要情节,就把握住了文章主要的内容 。如《孩子和书》中以人物的思想感情为线索,由“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向顾客推荐合适的书→帮助陷入困境的少年→诗人留言示谢→卖书给孩子们 。系列的情节构成事件 , 刻画了“女店主”的形象与品质 , 表达了文章的主题 。
3.快速概括文章内容 。能否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考生在浏览阅读材料后 , 要学会能以最简洁的语句反映出这个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 , 这样就会对选文有一个正确的总体印象,以利主题的把握 。其方法是“谁做了什么” 。如《孩子和书》 , 主要讲的是“一个曾经陷入困境的孩子成为诗人后向当年救过他的女店主感恩”的内容 。考生把握了文章内容后,对完成其他题目会有所帮助 。如该文的第17、18题即是 。
二、读懂题意
读懂了阅读材料后 , 考生还须读懂题目的意思 。它问的是什么?从什么角度提问的?题目里蕴藏着哪些考点?读懂了题意,才能正确答题 。
1、审读题干的语言 。中考试卷命题者可谓呕心沥血设计题目,所以题干语是明确的 , 科学的 。考生做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语 。下面我们来看《孩子和书》第16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_____;(3)______;(4)_____” 。让我们来理清题干语的内容:a.“全文”意思是提醒考生根据全文来考虑;b.“表现”意思要具体回答文中相关具体的内容 , 不能笼统或抽象的答题 。c.题目要求回答三个表现 , 那一定是全文中最为典型的三处;d.题目中出现的第1个答案是为考生提供了回答问题的角度与基本样式,是示范答案,帮助考生从内容和形式上理解和答题 。所以审读题干的语言,就是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
2、关注题目的考点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题仅5—6题,涵盖面却很大,考查知识和能力,既有一定的适度,又讲究梯度 。因此 , 考生如果基础知识扎实,熟悉考点,那么在考试时就会从题目中看懂考点,根据题目要求准确答题 。如《孩子和书》第17题 ,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这道题目,既考了比较,又考了省略号的作用,还考了人物的思想品质 。考生如不熟悉中考语文考点 , 何以回答?
3.留心分值的设置 。200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总分值为150分,在题量不变的要求下,命题者势必提高各题分值,所以注意分值也不失为一个答题的方法 。从今年中考记叙文《孩子和书》的第18题来看 , 命题者设下一个陷阱:“联系全文,第15段中‘她心里很高兴 , 也很欣慰’的原因是_____”(6分) 。不少考生在这题上失了3分,原因是答题纸上只留了一个空格,考生误以为只有一个答题点 。其实关注分值 , 我们就不难发现,该题一空6分,肯定隐含至少两方面内容 , 否则该题分值高得离谱了 。考生要学会善于识破试题中的干扰素 。
三、解题指导
1.人物描写:人物描写通常考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近几年考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题型有上升趋势 。确实,一个行为,一句话 , 一个神态皆是人物内心情感的体现,从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 , 一颦一笑中,便能揣摩他的内心世界 。这就需要考生根据语言环境来准确认识人物的各种描写 。要明白,一个人的心理往往就是他的感情、脾性、品质,而心理的流露自然要通过他的言行态度来表示 。有的考生不明白肖像描写(外貌与神态)怎能表露人物的品行,其实,文学作品中的描写,作者都是刻意的、有目的的 。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肖像的描写:“他身材高大(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半饥半饱),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时常遭受肉体上的摧残),一把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年岁已大,穷愁潦倒)”,鲁迅每一处描写都是来揭示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
2.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一般不会作纯客观的描写 , “环境描写带有作者浓郁的主观色彩” 。因此,环境描写一般起到这么几个作用:(1)往往表现自然条件(氛围)的良好或恶劣;(2)往往交代故事、人物的背景(社会背景、历史背景等);(3)如在文首,往往为后文的情节、人物作铺垫;(4)往往渲染、烘托或反衬出一种氛围,(5)为主要人物的形象、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
3.修辞手法:根据《考纲》的规定,中考语文涉及几种修辞方法 。我们知道,每一种修辞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 。如比喻,本体与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 异类才能相比 , 回答本体的作用时要抓住喻体的特征,结合内容来回答,例:“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与“武器”的相似点是什么呢?“武器”的特征是“攻击他人或保护自己的工具”,由此便明白,本体“马克思主义”对我们思想的作用了 。再如排比,排比的作用是增强语势,起强调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回答问题不仅要记住这些条件 , 更要根据语言环境来作答 。增强(什么)语势,强调(什么)内容 , 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各种修辞手法作用不同,考生首先要识记其作用,然后根据文本来回答 。
4.答案语言的表述要注意准确简洁 。记叙文阅读大多数的答案都是以议论或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的,因为这是在剖析事件或人物的“为什么”,所以 , 回答问题一要准确,二要完整,三要简洁流畅,唯有这样,才能把考生的观点表达清楚 。千万不能含糊其辞或简言答之 。如“结合文题《穷人的风骨》,说说文章赞颂了一种________的风骨”,正确答案是:“身处贫困处境,仍保持着不轻易接受他人施舍的自尊、自爱的风骨 。”这是根据文章内容来揭示主题的答案 。有的同学要么过于简单:“人穷志不穷” , 要么去摘录文章中的具体描写 , 要么回答似是而非,这就在表情达意上偏离了方向,自然难以得到满分 。
中考语文记叙文知识点众多,其他考点诸如原因、依据、理由、指代、标题的含义(作用)、词序(段序)、结构、概括、归纳、比较、质疑的回答方法、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等等,往往也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此,不再赘述 。
总之,中考记叙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的认读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 。考生只有努力学习 , 打好扎实的基础 , 才能准确答题 。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来的一种方法 。所谓“叙事”,就是叙述故事 。教育叙事的内容主要指教师所记叙的教育事件的内容,是基于学校真实生活,关注发生在自己教育生活中的事情,寻找其中有意义的细节,然后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从而改进和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 。可以说,教育叙事符合广大教师的实际 , 给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教研视角 。只要热爱教育,善于观察,长期坚持体验和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教师不仅能写出很好的教育叙事研究文章,而且会带来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这种可贵的觉醒决不是几次培训班或专家报告能够获得的,它是教师对自己主体性的重新认识,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养成 。
“有意义的事件”是指事件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事件本身蕴涵着某种道理,或揭示了某种教育规律;第二 , 事件反映了教师的具有实践价值、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和推广的教育教学经验;第三 , 事件虽然反映的是某种不成功的做法,但对他人有借鉴意义;第四 , 事件虽很平凡、细小,但能真实反映某些教育现象,揭示一些教育问题的 。由此看来 , 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可以是正面的事件,也可以是反面的事件;可以是成功的事件,也可以是失败的事件;可以是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可以是平凡而细小的事件 。
二、撰写教育叙事应遵循的原则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不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自己或其它教育资源 。中小学的教育叙事应该把握三个原则 。
一是唯小不唯大 。教育叙事的切口要小 , 最好着眼于学生的行为、教师的教学等 , 这样易于操作,不要选择自己陌生的领域 。
二是唯实不唯虚 。教育叙事研究要实用,因为叙事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教育经验,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教育叙事的对象也完全指向于教师自身的实践 。
三是唯真不唯假 。教育叙事研究首先要具备真实性,绝不能杜撰或假设推论 。其次,教育叙事和具体的教育情境相联系,具有丰富的时空感 。
三、 如何撰写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点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 。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其研究价值 。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
4.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记录生活,而是观察与思考生活 。叙事研究报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 。
四、教育叙事的分类
(一)教育叙事按内容分类
1.教育叙事;2.教学叙事(课程叙事);3.生活叙事 。
(二)教育叙事按写作文本分类
1.叙议式:所谓“叙议式”文本,就是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 , 叙,就是叙述教育教学中的故事 , 议,就是针对所叙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叙”和“议”交叉进行,在“夹叙夹议”的阐述中层层深入 , 把所要论述的主题讲清楚 。叙议式文本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写作的最基本的写作形式 。多叙少议 。
2.陈述式:所谓“陈述式”文本,就是用叙述的笔法,客观地描写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虽然其中含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反思,但总的来说不过多地加以评论 , 让读者自己从客观陈述的事实中作出判断,得出结论 。
3.比较式:所谓“比较式”文本,就是将两种或几种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 以期得到启发或是非 。“比较”有自己不同时期的教育教学的纵向比较,也有将自己与别人的教育教学的横向比较,目的都是为了在比较中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
4.质疑式:所谓“质疑式”文本 , 就是阅读了别人撰写的教育叙事后,对文中的某些观点或情节提出不同的意见或看法,与作者进行商榷或讨论 。
教育叙事并不神秘,它既是研究,也是实践,它既包括自己的反思,也包括真实的记叙和理想的展望,但成功的教育叙事有一个前提:即爱思考、爱读书、爱写作、爱实践 。我想,我们应该用心去做教育,用笔去书写教育,或许当我们翻阅自己的教育叙事时,才会发现,教育原来如此美丽!
叙事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吗?叙事研究”是教师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是教育研究中值得提倡的一种研究取向 。1.以“质的研究”为方法论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源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叙事研究则是质的研究运用的一种表现形式 。对于教师的叙事研究来说,“教育”是土壤,“质的研究”是方法论 。质的研究将使教师不仅获得有意义的职业生活,而且会改变教师的存在方式 。2.以教师的生活故事为研究对象 。教师的叙事研究所叙之事就是教师的故事 , 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研究实践等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 。它是真实的、情境性的 。这些生活故事胜过任何说教,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3.由解说者描述和分析 。教师的叙事研究由解说者描述的,解说者其实就是研究者 , 它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研究教师的人;研究者解说的是教师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和研究者的分析交叉出现,使所叙之事通过研究者的解读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
教育叙事对教师心灵成长的重大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叙事,即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非为讲故事而讲故事,而是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现象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
教育叙事的特点主要有:
1、叙述事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真实的;
2、叙事要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
3、故事情节应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4、教育叙事应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5、获得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的方式的归纳;
6、叙事目的不是自我陶醉,而是与众人分享 。
叙事要素:
(1)叙事应该有一个主题 。叙事的“主题”是从某个或几个教学事件中产生 , 而不是将某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帽子” , 然后选择几个教学案例作为例证 。
(2)教育叙事形成的报告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 。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 。
(3)叙事研究报告以“叙述”为主,但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写的,“夹叙夹议” 。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 。
(4)教育叙事对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路,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既是一种指导参与式培训,又是一种探究式培训 。
什么是教育叙事类论文教学叙事研究是以教师自己的故事建构为手段,通过叙述故事,描述教师真实的教学生活 , 呈现特定情境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下的学生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和意义分析,形成有关教学经验的“个人知识” , 获得对教学活动的意义理解和解释的一种研究方式 。由于教学叙事研究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而且故事直接来源于教师的教学经历 , 其理解和解释又取决于教师自己对教学“现场”的独特把握和判断 。因而 , 这种研究以其“平民化”的风格,给一线教师以亲切感 。
但是,从研究现状来看,有不少的研究不是故事“味”太浓,冲淡了研究,就是“主题先行” , 故事性不强,其研究给人以生搬硬套、人为拔高之感 。教学叙事研究并无统一的格式与标准,但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方式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旨趣与品格 。笔者认为在教学叙事研究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叙事与研究、故事性与典型性、描述与解释、局内人与局外人的几对关系,才能使教学叙事研究真正成为一种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有效方式 。
教育叙事 什么是教育叙事教育叙事 , 就是讲有关教育的故事 。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它的实质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 , 感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 。
如何正确的学习?高效听课方法: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 , 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积极思考老师讲的或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时候积极回答(回答问题的好处不仅仅是表现 , 更多的是可以让你注意力更集中) 。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纯粹的听很容易懈怠 , 能记住的点也很少,所以一定要学会快速的整理记忆 。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不然问题只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只能等着拥抱那“不三不四”的考试分数了 。
高效记忆方法: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 。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 , 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 。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
2、合理用脑 。所谓合理,一是要交替复习不同性质的课程,如文理交叉,历史与地理交叉 , 这可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与抑制,有利于记忆能力的增强与开发;二是在最佳时间识记 , 一般应安排在早晨、晚上临睡前,具体根据自己的记忆高峰期来选择 。
3、借助高效工具 。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训练原理就在于激活“脑、眼”潜能,培养形成眼脑直映式的阅读学习方式,主要练习提升阅读速度、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 。掌握之后 , 在阅读文章、材料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提取重点 , 促进整理归纳分析,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同时很快的阅读速度,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游刃有余的做其它事情 。具体学习可以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 。
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不仅在记忆上可以让你大脑里的资料系统化、图像化,还可以帮助你思维分析问题,统筹规划 。不过 , 要学好思维导图 , 做到灵活运用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需要花费很多时间的 。前面说的“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中也有关于思维导图的练习和方法讲解 , 可以参考 。
总结提升方法: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 , 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只有正确看待分数,才不会被分数蒙住你的双眼 , 而专注于学习的过程 , 专注于蕴藏在分数背后的秘密 。
二是要总结考试得失,从中找出成败原因 , 这是考后总结的中心任务 。学习当然贵在努力过程,但分数毕竟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象征之一,努力过程是否合理也常常会在分数上体现出来 。
三是要总结、整理错题,收集错题,做出对应的一些解题思路(不解要知道这题怎么解,还有知道这一类型的题要怎么解) 。
四是要通过总结 , 确定下阶段的努力方向 。
为什么人要不断的学习在我们的人类进程当中,文明的进步正是由于不断的学习下推进的 。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的 , 社会的进步也是由于不断的交流和学习而进步的 。个人的发展也离不开学习 。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人类进程来说的话,人类在不断的进步,正是源于不断的实践创新 , 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进行知识迭代 。文明往往就是在于不断的去推进,人类的进化离不开新知识的迭代 。探索未知的旅程,这些都是需要去学习的 。第二个的话,我们社会的一个发展是离不开学习 , 离不开知识的不断的进行更替 , 社会进步离不开学习 。如果我们不学习,很快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时的话我们不学习的话 , 是很难跟得上社会的发展的进程,我们也很难去得到更好的一个发展 。而且从个人的成长角度来说,学习能够让我们是我们能够保持竞争力,不断提升自我,能让自己去过更好的生活的,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让我们保持在一个比较靠前的位置,有时候还学习新的知识,有时候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说不去学习,或者是抱着一直待在舒适区的话,那我们始终要被社会所淘汰,那自己的生活其实也是崔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我们在需要不断的学习 。总的来说,为什么要不断的学习,这是基于人类发展的需要,这是这具社会的发展需要,也是基于我们个人的成长需要 , 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去保持终身学习观,学会利用学习,同时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在现今的当今社会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我们样,自己也能够过得好的一个重要的保证,不学习,容易自己陷入很多的被动状态,导致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掌握主动权,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如何正确学习1.背字典 。不是在开玩笑,本人10年前亲自使用过,效果超乎想像!当然,发明这个方法的不是我,是已故名家钱忠书老先生;2.每天坚持写一段200字的豆腐块 , 没必要要求字字珠玑,主要是你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知道你的脑子里缺少哪些词汇;3、多上高考相关教育网站,下载名校密卷,各地复习诊断试卷等,熟悉知识点与考试技巧 。4.多看一些伟人传记 。不仅能起到励志的效果 , 对于丰富作文的内容和给文章加彩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5.即使暂时看不懂也要每天都读几篇文言文 。读文言文最需要的是语感,经常的接触对于语感的培养大有好处;6.读文言文的时候一定要用文言文去理解文言文,不要一上来就用汉语去理解文章 。学着用古人的思想理解古人的文章(此方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7.没事的时候多参加一些成语接龙等的游戏;8.每天早上起来,哪怕是走走路,新鲜的空气也会让你的思想生活更加丰富;9.偶尔做首诗,不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可以知道你的词汇到底够不够,哪方面的词汇量不够;10.尽量不要在你的作文中用到非主流词汇;11.多看点高考试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试卷 。有时候吃透一篇好的试卷精析比闷着头做十套卷子管用;12.对于高考语文的前三项题目 , 在平时训练中,遇到自己做错的拿本子记下来,没事的时候翻翻,无须特别记忆也一样能记得住;13.感觉数学,物理 , 化学,历史 , 英语,地理等其他科目不知道如何提高成绩时,关注笔者后续文章;14.做词汇选择题目的时候,对于近似的词汇,多念几遍,培养语感 。别以为语感可有可无 , 早早晚晚他会让你大吃一惊;15.阅读文章完成题目类试题,在读文章的时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抠,也不能一目十行 。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 。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第一感觉;16.针对作文进行专项训练:一周一篇作文,切记构思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时不时练习一下为某段话拟个题目;17.不要试图压题,猜题 。只需要按照正常复习步骤循序渐进即可;18.针对各种文体的文章做下专项练习;19.写作的时候要收放得体 , 别搞得憋半天好容易憋出个思路,一下笔就收不住,记住一句经典成语:过犹不及!20.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21.每天看看电视新闻 , 读读报纸!至少30分钟;22.在兜里准备一个手掌大的小本和笔,碰到好的语句和词汇,记下来 。可不是只有在看书的时候 , 时时刻刻都要准备记;23.每天看十五分钟广告 。经典的广告往往蕴含着语言的力量;24.培养反向思路 , 换个角度能让你的文章先声夺人 。当然,要在言之成理的范围内;25.培养在作文中驾驭情感的能力;26.多看看《荷塘月色》 , 多体会修辞的运用;27.不要以为名着读得多就等于语文学得好;28.看看小小说,试着写两篇 。小小说惜墨如金的精简能让你养成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29.多记两首诗,尽量用诗人的角度理解诗歌;30.早上大声朗读课文,不仅是用声音,还要用心读;31.看到一个新的问题想一想有什么例证;32.每周练习一次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写段话;33.平时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卷面整洁,字体工整 。你没必要字写得比司马南还好 , 但至少应该让人认为你是在很认真地答卷;以上方法没必要各个都用,随便挑几个适合你的 。我当年只是使用了其中的6种方法,一个月内语文成绩由原来的110提高到了137(满分150)
什么叫学习
文章插图
学习是透过外界教授或从自身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学习是外在环境刺激引起的行为的变化,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古典制约和操作制约的研究 。并且以个体获得经验为结果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学习是内在倾向或能力的变化 , 内在变化与外显行为并不完全一致 。(当然内在的变化还必须由外在的变化来推测),这种变化应是后天经验习得的,不是先天的反应或者生理成熟的作用 。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段时期 。综合两大学派可以这样来定义学习:学习是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或内在倾向与能力较为持久的良性变化 。拓展资料学习最早可追溯至孔子在《论语》中所言:“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意思是 , 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和实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 , 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 。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与模仿,是获得信息、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官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及触觉味觉等等信息)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想的含义 。“学”是自学或有人教你学 。“习”是巩固知识、技能的行为,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 。“学”偏重于思想意识的理论领域,“习”偏重于行动实习的实践方面 。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 获得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的能力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 。学是指知识和经验的累积,习是指知识和经验的实践 。学属知,习属行 。中国大儒王阳明曾提倡知行合一 。荀子在《劝学》中说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意思是,学习不可以停止 , 一定要持之以恒 。
如何对待学习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上十年功 。如果一个人很有成就,不是别人给予的 , 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它是靠自己的努力、勤奋争取的 。才能主要来自勤奋学习是不可猜疑的 。每一个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而来的 。比如说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 。他从小就酷爱学习,一生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如果他没有从小的勤奋怒力学习,他也不可能成为著名的科学巨人 。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很多,可以说每一位有成就的人都曾努力学习、努力探索过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 。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 。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为了证明镭的存在,千辛万苦,冒着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经过他们的勤奋、努力最终提炼出了十分之一克极纯净的氯化镭 , 并准确地测定了它的原子量,证实了镭的存在 。这是一次多么让人惊叹的事实 。正是居里夫人的肯做 , 敢做才证实了镭的存在 。因此,要想成为有才能的人,就要从小“肯学”、“敢学” 。有些人说那些有才能、有成就的人从小就是“天才”、“神童”,像我们再努力有什么用啊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是天才、神童 , 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勤奋的学习 。勤奋学习是成为“天才”、“神童”的先决条件 。经科学家研究 , 人是智力是有差别的,但是仅仅是差一点点而已 。所以说,“天才”、“神童”是靠人们勤奋学习而成为的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郑板桥、白居易的事例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有许多的伟人为了造福人类 , 也作了巨大的贡献 。如李时珍的著作《本草纲目》,他走访了许多地方,经过27过春秋的艰苦努力写成了这部巨作 。狄更斯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 , 就看你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 。才能来自勤奋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
- 河南省高中阶段教育招生信息服务平台
- 三级教育原则是什么 三级教育原则是什么意思
- 幼儿园政策大调整:专科生不能从事幼师专业,教育部解释来了!
- 德国职业教育应对工业 4.0 的改革举措及启示
- 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 儿童教育软件
- apple教育优惠
- 研究方法有哪些
- 风筝是怎么被研究出的 风筝是如何被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