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这是摘自书籍《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的一句话。
高铭曾经在他的这本书里,第一次将人人惧怕的精神病患者和让人高不可攀的天才联系在一起,给读者呈现出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让人不得不深思,那些拥有不同怪癖或者缺憾的天才是否就是精神病患者的最高境界?
其实天才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怪癖,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这与他们精神没有一丝关联。
比如著名发明家、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习惯晚上反复揉捏他的脚趾,至少100次;数学家保罗·厄尔多斯
【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则特别喜爱一种兴奋剂——苯基丙胺;物理学家牛顿则是一名独身主义者,据说他至死都保持着处男之身。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文章插图

世界上许多高智商人群,科学家他们的有些行为在常人面前看起来都非常奇怪,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在专项领域的杰出贡献。
他们有的人不擅长沟通,有的不擅长生活自理,不是有人说有些自闭症的患者其实是另一方面的天才吗?
尤其是那种不善于沟通,又在某一方面杰出的人更是如此。比如我国曾经就有这样一个天才,他就是18岁就读博士,被认为是未来的诺奖天才的谢彦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文章插图

谢彦波的天才之路并不像其他人一样,从小都有迹可循,反而在最初他还是母亲眼里“没出息”的存在。
他的父亲是湖南医学院的一名物理教师,工作繁忙。谢彦波出生时,父母正值工作的关键时候,带他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然后就把他送到了乡下奶奶家里生活,那个时候他才刚满一岁。
乡下的生活充满童趣,但是跟奶奶在一起又没有共同语言,谢彦波还是养成了害羞内向的性格,直到适龄年纪被接回城里他还是这样。
甚至当他六岁的时候,都还不能正确的使用第一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母亲还经常感叹愧疚没有把他养好,认为他这个样子以后准没出息。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文章插图

但是谢彦波的爸爸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的孩子如果经过正确科学的引导,一定会非常优秀,因此对谢彦波的学业一直特别的关心。
一天晚上,父亲在检查他的作业时,发现了竟然将自己以前教书的教案做了出来。要知道他现在就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教案里的题可都是高年级的数学啊。
这一发现让谢彦波的父亲震惊不已,于是开始有引导的教起谢彦波。
于是在父亲的安排和自己的认可下,他不仅每天按照自己的作息计划表生活学习,而且还要空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自学数学。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
文章插图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写完了初中数学,四年级学完了高中的数理化,五年级已经开始接触大学的解析几何和微积分了。
这样进展神速的学习速度实在让人望尘莫及。用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玛丽苏小说都不敢这么写的,但是谢彦波愣是做到了。
当时的他即便坐在小学课堂的教室里,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真的把他当做一名小学生看待了,他成了十里八乡都出名的“神童”。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他18岁读博士,是未来的诺奖天才,晚年陨落说后悔加入少年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