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纯属无稽之谈,从考古发现谈饺子的历史

所谓张仲景发明冬至吃饺子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 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 。 那时候的饺子也不叫饺子 。 饺子最早何时起源 , 还是个未解之谜 , 《考古学报》1991.04《薛国故城勘查和墓葬发掘报告》介绍山东滕州春秋墓葬出土铜簠内有多个炭化三角形食物 , 包有屑状馅 。 "我们认为铜簠内三角形食物 , 当即中国传统美食水饺 。 三角形食物每个长边为5-6厘米 , ....说明这种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美食 , 很可能最早源于我国古代的东夷地区 。 ”
|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纯属无稽之谈,从考古发现谈饺子的历史
本文图片

但是有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 认为这里所谓的“饺子”是簠内粮食腐烂进水后贴在器壁的部分 。 看图中三个“饺子”有棱角 , 恰好对着簠壁的三个转角 , 应该是贴在器壁转角处的进过水混着烂泥的粮食腐烂物 。
有个流传已久的说法 , 相传(请大家记住 , 只要一看到“相传”两字又不列举出处的就要警惕 , 99%是编造的故事 , 而且80%是现代人编的)冬至吃饺子是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 张仲景原为医官 , 告老还乡时适是大雪纷飞的冬天 。 他看见南阳的乡亲受冻饿之苦 , 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 。 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 , 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 , 捞出来剁碎 , 用面皮包捏成耳朵的样子 , 再放下锅里煮熟 , 做成“驱寒矫耳汤”施舍给乡亲吃 。 乡亲们服食后 , 冻烂的耳朵治好了 。 后来 , 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这种“捏冻耳朵”吃 , 说是冬至吃了饺子不冻人 。 这个说法是无稽之谈 。 没有汉代及魏晋隋唐史料可以证实 , 张仲景的仕宦历程也无从考证 , 即便是所谓“长沙太守”也不过是讹传 , 以前我说过此事 。 这段“相传”属于后起的稗官野史 , 而且从行文逻辑和手法来看 , 这个故事可能诞生至今不超过70年 。
“馄饨”一词 , 今日所见最早载录文献是三国时期(220~265)魏国博士张揖的《广雅》:“馄饨 , 饼也(那时的饼泛指很多面食) 。 ”一直到明清 , 馄饨与饺子仍然不分 。 如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称作“餫饨” , 又曹寅《题画·菱》诗中仍将其写作“餫屯” 。 不少学者认为 , 饺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 。 下面这张图就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饺子:
|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纯属无稽之谈,从考古发现谈饺子的历史
本文图片

冬至吃饺子应该始于唐代 , 而且这一习俗还被写入了书仪 。 所谓书仪就是教大家写文书、写信的模板 , 能成为模板的一部分 , 可见冬至吃饺子在唐代已经出现 。 敦煌文书P.3637《新定书仪镜》:“长至日,空(酒)馄饨,故勒驰屈,降趾为幸” 。 该书仪为开元天宝时期作品 , 可见冬至吃馄饨(那时饺子和馄饨是一个概念)在唐代开元天宝时期就已经有了 。 下图为《新定书仪镜》:
|冬至吃了饺子不冻耳朵,纯属无稽之谈,从考古发现谈饺子的历史
本文图片

中晚唐的敦煌文书P.3520V张敖撰《新集诸家九族尊卑书仪》的《冬至相仰书》中有“空酒馄饨,辛垂过访” , 语句与《新定书仪镜》类似 , 两卷书仪证明那时冬至请朋友喝酒吃饺子是惯例了 。
明代把饺子叫做匾食、扁食、饵饺、水点心等 ,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预日为冬夜 , 祀祖羹饭之外 , 以细肉馅包角儿奉献 。 谚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之遗意也 。 ”《燕京岁时记》:“冬至郊天令节 , 百官呈递贺表 。 民间不为节 , 惟食馄饨而已 。 与夏至之食面同 。 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 , 夏至面 。 ”按 , 《汉书》:冬至阳气起 , 君道长 , 故贺 。 夏至阴气起 , 故不贺 。 又《演繁露》:世言馄饨是塞外浑氏屯氏为之 。 言殊穿凿 。 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 , 颇似天地浑沌之象 , 故于冬至日食之 。 若如《演繁露》二氏为之之言 , 则何者为馄何者为饨耶?是亦胶柱鼓瑟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