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里姜泥作为亡国公主 , 本和徐凤年是相爱相杀的关系 。 但她儿戏化的刺杀 , 丝毫让观众感觉不出她身份带来的心理负担 。 原本细腻纠结的原著情感线 , 最终被处理成了三流甜宠剧的烧火丫头与霸道少爷 。
改编死与生 成功的男频小说具备完整的“升级机制” 。 典型特征是局部重复 , 总体上升 。 在局部情节上的输与赢 , 得与失 , 散与聚 , 以由匮乏到满足、由更高的匮乏到更高的满足顺序反复出现;局部情节的阶梯式重复 , 最终形成了整体结构的上升趋势 。
这与经典文学的下降结构是相反的 , 比如《红楼梦》的财富是“由多到少” , 人物是“由好到了” , 这个不断下降的过程 , 是积累的反面 , 是一种“耗散的悲剧” 。 因此 , 男频剧的改编要注意在保证“升级机制”制造爽感的同时 , 不能被观众腻味 。
通常被视为成功男频剧的《琅琊榜》 , 本身是由女频小说改编的 , 正说明了男频的先天困境 。 《琅琊榜》设定人间再无江左梅郎 , 这个耗散的结局实际帮助故事摆脱了男频的“升级机制” 。 看似主人公报了仇稳固了朝堂 , 但一切从开始就是不断崩溃的过程 。
文章图片
一个男频小说交到创作者手中 , 首要面临的就是如何移骨换髓的问题 。 第一种 , 原封不动深度还原 , 《雪中》就是这样 , 结果继承了原著散漫的缺点 。 追寻“漂亮”的感觉 , 却对世界架构和故事主线缺少整体的设计;
第二种 , 是涂鸦式改编 , 加入迎合女性观众的情感元素 , 适度削减爽感的追求 。 如此就变成了《斗破苍穹》《武动乾坤》 。
《庆余年》当时王倦做了不少减法 , 第9集的公堂对峙 , 原著殴打郭宝坤是为试探范家势力 , 而在电视剧中则是为滕子荆出气 , 借这场戏展现了京都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关系 。 这无疑是合理的改动 , 厚重题材有时需要轻松讲 , 复杂情节则需要简单化 。
男频文的有容乃大 , 实际蕴藏了多种改编方向 。 同样属于权谋类的《琅琊榜》和《赘婿》 , 却完全选择了不同的题材定位 。 琅琊榜定位精品权谋 , 更往正剧的方向靠 。 《赘婿》则定位轻喜剧 , 淡化了斗争情节 , 加入了停车位、外卖服务、加盟商等喜剧元素 , 也找到了市场突破口 。
事实上 , 观众并不在意剧集是由哪种小说改编的 。 《夜天子》号称男频 , 但是观众画像显示女性观众(47%)并不少 。
文章图片
《雪中悍刀行》确实犯了一些男频改编中的典型错误 , 如主线不清晰、武打不爽利 , 男性角色过度装逼、女性角色塑造失败 。 但如果跳出男女频的范畴 , 从与一部爆款剧存在某种延续性的“剧二代”角度看 , 《雪中悍刀行》之于《庆余年》 , 很像《如懿传》(《芈月传》)之于《甄嬛传》 。
因为某一两位相同的主创 , 观众对新作给予了和前作一样的期待 , 这让新作有了极好的收视底子 , 但也更容易口碑坍圮 。
而在上游制作端 , 同样因为对项目的高期待值 , 难免各方人头攒动 , 都想来分一杯羹 。 原主创容易过度放大自己之前被夸的优点 , 结果过犹不及(比如《雪中》过于密集而不合时宜的幽默) 。 新来的主创则急于大显神通 , 只待剧集播出给自己加冕了(我们且不说是否有滥竽充数者进来混爆剧资历) 。
对于这样的“剧二代” , 或许还应该想想如何绕开“二代而亡”的那些坑 。
- 角色|《雪中悍刀行》“南宫仆射”眼神拿捏太到位,专访张天爱:想象自己是江湖儿女
- 什么|《雪中悍刀行》第一季,印象最深刻的动作戏是徐骁朝堂前暴打小官
- 陈芝豹|《雪中悍刀行》张若昀神奇的男人,一演戏就觉得这个男人太帅了
- 人间|田小洁:炽热看人间
- 卫视|总局公布收视榜:王牌部队第七,雪中悍刀行第二,殷桃新剧居榜首
- 志愿军|《长津湖之水门桥》IMAX海报曝光,钢七连风雪中迎战
- 徐凤年|明明是大ip的《雪中悍刀行》,为什么播出后口碑一降再降
- 剧情|总局收视排行:雪中悍刀行第25,王牌部队没上榜,榜首难以超越
- 徐凤年|盘点《雪中悍刀行》中的男性角色,老头们才是真正的灵魂人物
- 徐凤年|《雪中悍刀行》角色出彩度排名,姜泥一言难尽,青鸟好评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