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庄遗址|河南济源市柴庄遗址,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

众所周知 , 河南济源是历史文化名城 , 济源北、西、西南被王屋山包围 , 与十三朝古都洛阳隔黄河相望 。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 , 这条古河与黄河、长江、淮河并称为“四渎” 。 济源有着近5000年的文明史 , 相传轩辕黄帝曾在王屋山设坛祭天 。 济源有着4000多年的都城史 , 曾作为夏朝的都城称“原”;商朝时 , 济源属向国、召国;周朝时 , 济源被多个诸侯国占领 。 春秋战国时 , 济源先后属郑国、晋国、韩、魏;秦汉时 , 济源属轵县;直到隋朝才置济源县 。 济源的王屋山被尊为“天下第一洞天” , 是我们熟知的愚公移山、女娲补天故事的发祥地 。 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是 , 河南济源柴庄遗址 , 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 , 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 。
柴庄遗址|河南济源市柴庄遗址,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
本文图片

2019年 , 为了配合济源市延庆外国语学校的建设 , 考古队在前期对占地进行勘查 , 意外发现一处规模较大的古代遗址 。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济源市文物部门组成考古队 , 对柴庄遗址进行考古勘探及发掘 。 考古队员介绍 , 整座遗址范围南北长近600米 , 东西宽400多米 , 整个遗址面积将近30万平方米 。 通过初步判断 , 这座遗址属于殷商时期 , 庞大的规模是三千多年前的城邑 , 还是另有用途?考古发现的地下文物遗址较为丰富 , 有环形壕沟、动物从葬坑3处、灰坑142个、半地穴房址10余座、水井1口、烧陶窑址1座、古墓葬21座 。 让专家好奇地挖出水井是一口方形水井 , 而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妇好墓发掘中 , 就出土过同样的水井 , 这表明墓主身份等级的尊贵 。
柴庄遗址|河南济源市柴庄遗址,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
本文图片

在柴庄遗址中 , 考古队员发现大量墓葬及晚商祭祀遗存 , 而出土的一块保存完好的人骨形状像甲骨文的“坎”字 。 出土的人骨没有头颅 , 面朝北方 , 双膝跪在坑内 , 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 专家表示古人用“坎”字 , 代表是将人或牲畜放在坑中的祭祀方式 。 根据殷墟出土甲骨文记载 , 商朝盛行祭祀文化 , 古人用“社、示、坛、坎”等象形文字记录不同方式的祭祀活动 。 考古专家表示 , “坎”字形的祭祀方式十分罕见 , 此次发现为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形态及礼制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 。 另外 , 考古队员在相距不远的地方发现一整具牛骨蜷缩在灰坑中 , 一具幼儿的破碎头骨殓葬在瓮棺中 。
柴庄遗址|河南济源市柴庄遗址,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
本文图片

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 , 大大小小的祭祀坑不断被发现 , 散布在祭祀牛坑与瓮棺葬间的一条半月形环形带上 。 考古队员在清理M50号墓时 , 发现一条长长的墓道 , 而墓道代表墓主的身份等级 , 墓主很可能是商代一位贵族 。 根据史料记载 , 一条墓道为“甲”字形墓 , 两条墓道为“中”字形墓 , 而四条墓道为“亚”字形墓 。 但在清理发掘M50号墓时 , 考古队员发现了多处盗洞 , 继续清理发现红褐色泥土中出现黑色陶器 , 同时还有两块完整的骨头 。 在二层台发现一个陶簋 , 里面放的是牛骨 , 考古专家表示牛骨可能是墓主生前挚爱 , 死后依旧享用 。 在陶簋的旁边 , 考古人员发现了狗的骨头 , 而殉狗是商代的典型葬制 。
柴庄遗址|河南济源市柴庄遗址,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
本文图片

【柴庄遗址|河南济源市柴庄遗址,发现罕见的人祭遗存,见证商周社会形态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