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晨|青年作家 | 张启晨:把情与思投入到运河中

张启晨|青年作家 | 张启晨:把情与思投入到运河中
文章图片

张启晨 , 90后 , 笔名本命红楼 , 鲁迅文学院学员 , 江苏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 作品《玉堂酱园》入选北京市艺术基金项目 , 并被中国“网络文学+”大会遴选为首批海外输出作品翻译为阿拉伯文 。
张启晨|青年作家 | 张启晨:把情与思投入到运河中
文章图片

张启晨|青年作家 | 张启晨:把情与思投入到运河中
文章图片

《流动的历史——图说中国大运河》书页内图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只恒文
生活在运河边上的人对水都有一种自然的亲近 , 仿佛只有枕着隐约传来的划桨声才能睡得自然香甜 。
【张启晨|青年作家 | 张启晨:把情与思投入到运河中】少年的写作自然也少不了这一主题和内容 。 在张启晨的心目中 , 大运河的遗产应该包含飘荡在淮安上空的划桨声 , 还有那船工号子 , 声声入耳 , 回味绵长 。
“了解运河嘛?”
三年前的这一天 , 江苏淮安市“名家名作打造工程”的专家学者对张启晨申报的研究项目 , 意见并不是很统一 , 毕竟他是数百名申请者中年龄最小且申报独立完成的项目执行者 。
“说实话 , 算不上深刻 。 ”张启晨诚实地回答 。
“有信心做好这个选题吗?”
“有!”青年的眼神肯定且坚毅 , 公示名单最终保留了张启晨的名字 。
由南到北 , 杭州、苏州、扬州、镇江、淮安、徐州、台儿庄、济宁、泰安、沧州、北京 , 青年所有的假期 , 都把自己的脚印刻在这一个个运河沿线城市上 。
在山东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分水龙王庙前 , 望着眼前的断壁残垣破砖烂瓦 , 看着已经干涸多年的河道 , 他久久呆立 , 眼神穿透古今 , 思考着这一段“水脊”到底为何如此艰难险阻 。
六百多本书、近千份资料、数十本笔记 , 青年的书房没有手机没有电脑 , 有的只是一杯清茶 , 以及灯光下孜孜不倦的身影 。
为了小说中某个典故的敲定 , 他数次前往故事发生地 , 向亲历者求教询问 , 确保内容真实可信 。
为了绘本项目的创作落地 , 他和合作伙伴胡嘉边学边干 , 对每一幅图每一张文字反复推敲仔细审定……
历时三年之久 , 由张启晨执笔创作 , 青年美术家胡嘉绘图设计 , 一本写给孩子们的运河之书——《流动的历史——图说中国大运河》 , 近日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 。
吴越争霸时期 , 邗沟的开凿致使淮安成为这条水陆交通线上重要的节点城市;青年时期的杨广 , 被委任为扬州大都督 , 一个完整的大运河蓝图就在他的脑海里形成 , 他要通过这条大运河更好地将这个庞大的国度紧密联系;朱棣统治时期 , 都城由南京迁往北京 , 物资运输路线被大大拉长 , 边关地区的物资需求不断增长 , 漕运工作成为事关国家安危存亡的头等大事……这些运河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 在张启晨和胡嘉的笔下 , 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图文形式 , 让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带领下 , 更好领略运河的变迁发展和文化历史 。
“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且必要了解这段历史 , 特别是我们的孩子 , 他们是历史文化的未来和延续 , 是大运河最重要的传承者、保护者、开发者 。 身为写作者 , 我们有责任去记录和传承 。 ”张启晨说 。
《信中书》背后的努力和坚持
在完成《流动的历史——图说中国大运河》的创作之前 , 他已经出版《我为读书狂——一个90后的读书笔记》《信中书》《玉堂酱园》等作品 。 其中 , 《信中书》入选江苏淮安市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