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12月22日电 题:“90后”姑娘爱上藏族雕版技艺:要用创意“点亮”非遗文化
采访人员 冉文娟
“90后”姑娘刘婧的包里总是带着一把小刀 。 这是她两年前在四川德格印经院学习藏族雕版技艺时的雕刻用刀 。 正是这把雕刻刀 , 将她与藏文化紧密地连接起来 。 如今 , 她用这把刀创作雕版作品 , 也时时琢磨着将传统的藏族非遗文化与新潮、时尚“链接”起来 。
生于四川乐山 , 现在拉萨生活的刘婧是一位文创设计师 。 从小便热爱藏文化的她在2019年获得机遇 , 入选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 赴四川德格学习藏族雕版技艺 。 在此期间 , 她停掉在原公司的工作 , 在看似枯燥的学习、雕刻中精进技艺 , 并花半年时间复刻了德格印经院极具代表性的印版《千手观音》 。
这幅《千手观音》元素丰富 , 线条复杂 , 复刻对初学者而言并非易事 。 刘婧查阅大量资料 , 了解画面背后的藏文化内涵 , 一条线条到一个局部 , 花费半个多月时间恢复线稿 。 然后着手在板子上雕刻 。
出于消防原因 , 德格印经院至今没有通电 。 每天太阳升起 , 刘婧便盘腿而坐埋头雕刻 , 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 从线条歪斜到圆润流畅 , 她在看似枯燥的雕刻中静下心来 , 全身心投入其中 。 此后印版又经过涂酥油、清洗、晾晒等工序 , 半年时间过去 , 她从短袖换上羽绒服 , 一块1:1复刻的《千手观音》印版诞生 。
刘婧复刻的《千手观音》已被德格印经院收藏 , 并接替老印版继续印刷使用 。 “这是时隔数百年的对话 , 新老交替也是文化精神的延续和传承 。 ”刘婧说 , 在创作过程中 , 自己心在刀尖 , 心无旁骛 , 也更深地感悟到“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会通往智慧” 。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是藏民族历史记忆、民族记忆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 随着刘婧对该技艺的了解越深 , 她的心头也多了一份责任感 。
“藏族雕版技艺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 需要被更多人‘看到’ , 也需要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 。 ”刘婧说 , 当前传承技艺的重要性仍未被充分认知 , 一些古老的印版得不到充分保护出现损毁 , 年轻人也因为这项技艺枯燥、收益不高而兴趣寥寥 。 这些都成为藏族雕版技艺传承路上的障碍 。
作为藏族雕版技艺的爱好者 , 刘婧曾考虑自己是不是也做一个潜心雕刻的“手艺人” 。 但她认为 , 作为一名设计师 , 更重要的是搭建起平台和渠道 , 让藏族非遗文化被更多人“看到” , “我不能只是自己受益” 。
“藏族雕版技艺不能一直是过去的样子 , 要穿上时尚的外衣 。 文创 , 不能只有文化 , 更要有创意 。 ”刘婧介绍 , 目前她也尝试以藏族雕版元素进行创意设计 , 开发文创产品 。 她说 , 希望有一天 , 通过创意产品、办展等方式 , 让藏族雕版技艺、藏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 (完)
【刘婧|“90后”姑娘爱上藏族雕版技艺:要用创意“点亮”非遗文化】【编辑:姜雨薇】
- 美丽家园@落叶课堂后,居然涌现那么多蓝媒“艺术家”
- 杨晓通&“当代女马可·波罗”意大利文讲述侨乡浙江瑞安非遗
- 袁侃@当石库门遇上当代艺术,来今潮8弄体验一场“城市奇遇”
- 赛事!日照“太阳城”网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圆满举行
- 感觉|?品黄香九画“猪”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虎年喜相“豫”!河南博物院携“青玉虎形佩”首次参与“集五福”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