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

在“移步不换形”中发展潮州大锣鼓是历代艺人结合日常游神赛会及大型表演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 20世纪50年代初 , 民间艺人陈松在演奏中首次借鉴武术动作 , 大获成功 。 大锣鼓演奏中吸收各种姊妹艺术的传统从未停止 。 但是 , 大锣鼓在今天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些质疑之声 。 比如 , 在舞台上演奏时 , 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 , 游行演奏为40余人 。
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
本文图片

有些锣鼓队为营造气势 , 其乐队规模有时达百余人 , 甚至200人之多 , 但锣鼓一响 , 弦乐队就没有声音了 。 针对这一难题 , 广东歌舞剧院潮州大锣鼓专家蔡余文认为应秉持“移步不换形”的理念传承潮州大锣鼓 。 “移步不换形”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将其学习昆曲的体会运用到京剧改革中的核心理念 , 是他对京剧改革的经验总结 , 意指京剧要继承 , 要改革 , 但又不能丢失“京味” 。
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
本文图片

同样的道理 , 我们在传承潮州大锣鼓的过程中 , 既要大胆创新 , 又不能丢掉潮州大锣鼓的“潮味” , 不能让潮州大锣鼓走样 。 从曲目来看 , 大锣鼓近年开始出现反映生活题材的新创作品 , 采用创作旋律和保留传统牌子曲相结合的创作方法 , 或在保留大锣鼓艺术特点的前提下汲取潮剧锣鼓、庙堂音乐等表演形式 。
【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
本文图片

从乐器来看 , 增加了低音鼓、吊钹、筝、葫芦琴等乐器 , 演奏上突破传统 , 采用多种不同乐器独奏、领奏的形式 。 舞台布局突破原来脱胎于广场演奏的八字形组合 , 借鉴其他乐种的合奏组合形式 , 形成高、中、低音乐器的合理配置等 。 潮州大锣鼓近年来经常应邀到法国、德国、奥地利、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交流 , 在世界舞台展示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 其古朴的演奏形式受到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 。
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 , 潮州大锣鼓在东南亚 , 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保持得很好 , 在当地甚至还保存有原汁原味的鼓垒语言 , 保留了游神赛会的传统旧俗 。 相形之下 , 因国内不断追求创新突破 , 潮州大锣鼓正处于面目难辨的尴尬境地 , 不少老艺人、老观众对现今上演的很多冠名潮州大锣鼓的表演不以为然 。
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
本文图片

现在有些业余大锣鼓乐队用播放音响碟片的形式来取代实际演奏 , 极大地节约了成本;有的为追求演出效果 , 只安排女孩来表演 。 这样的大锣鼓没有乐队演奏 , 也无鼓垒语言 , 舞台效果好了 , 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大锣鼓已相去甚远 。 人们不禁要问 , 现在潮州大锣鼓改变那么多 , 改变那么大 , 观众还能不能接受?
一些新创造出来的潮州大锣鼓正在偏离观众的内心期待与审美 , 潮州大锣鼓的“植被”亟待修复 , 不能在将来真的要跑到海外去才能找回我们祖辈留下来的潮州大锣鼓 。 结 语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乐种 , 潮州大锣鼓的特色乐器及其乐队编制无不显示出潮州地域特有的历史记忆 , 体现了潮州人在对外音乐文化交流中的认知方式和情感态度 。
潮州大锣鼓|在舞台上演奏时,大锣鼓乐队规模一般为20余人,游行演奏为4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