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墓&1956年定陵事件,考古界的耻辱,国家从此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这座陵墓的挖掘,被称中国考古界的耻辱,整个历史学界的教训
推荐语:对于老祖宗留给我 们的古老文明我们都是格外珍惜的,无论中国以后有多么的强大,作为华夏儿女我们不可以忘本,要明白华夏丰富的精神文明都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这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是值得我们去找寻,去传承的。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很多的华夏瑰宝被掩埋在了历史之中,有的因为战争漂洋过海,有的被老百姓当做普通工具放在了家里,还有的跟着历朝历代的君主被埋葬在了陵墓之中。为了去探寻这些遗迹,我们就开始搞\\\"倒斗\\\"了。



陵墓&1956年定陵事件,考古界的耻辱,国家从此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文章插图

\\\"倒斗\\\"也就是开掘墓葬,虽然说干的是和盗墓贼一样的勾当,但是我们的初衷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些专家们去开掘墓葬是为了找寻华夏瑰宝,便于保存,然而在当时因为技术手段落后,\\\"倒斗\\\"出来的文物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这也是为何现在不会有挖掘帝王陵墓现象的原因。要说挖掘帝王陵墓,就不得不提到上个世纪\\\"明定陵\\\"被挖掘的事情,这一次的倒斗被视为是中国考古界的耻辱,在历史学界都是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陵墓&1956年定陵事件,考古界的耻辱,国家从此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文章插图

在1956年的时候,以郭沫若为代表的的历史学家们决心要对明定陵进行科研发掘,本来他们是想要挖掘永乐皇帝的陵墓的,但是当时文化部文物局的局长郑振铎提出反对,他反对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个时期中国的古物保存,修复技术极其落后,再者挖掘皇家陵墓,是一件连发达国家都觉得头疼的事情,更可况是我们国家。可是当时郭沫若是铁了心要干,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较小的明定陵,对此郑振铎虽然反对,但还是没能阻止住。



陵墓&1956年定陵事件,考古界的耻辱,国家从此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文章插图

郭沫若等人前后进行了1年半的发掘,终于将定陵的入口给打开了,这在当时是很值得开心的消息,一旦找到入口,后续的文物挖掘就容易很多了。最后他们在明定陵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文物的出土为专家们研究明朝历史提供了事实依据。然而开心没多久,出土的文物就因为接触空气发生了剧烈的反应,很多字画,丝绸都灰飞烟灭了。



陵墓&1956年定陵事件,考古界的耻辱,国家从此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文章插图

就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的考古专家不重视文物的保护,才使得这样的悲剧发生,正如郑振铎所说,当时的中国根本就没有这个技术条件,硬要做这样的事情只会造成损失。这还仅仅是开始,文物出土之后,因为年代特殊,很多文物在后续阶段都遭到了人为破坏。这一次的考古工作,也被视为是考古界的耻辱。其实当初在兵马俑被发现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和空气接触产生不良的反应,但是郭沫若等人忽视了这些事情,才造就了这么大的遗憾。



陵墓&1956年定陵事件,考古界的耻辱,国家从此不再主动发掘帝王陵
文章插图

由此我们可以明白发掘墓葬是一个技术活,是很不简单的,这当中最难的环节不是打开陵墓找到文物,而是如何去保证这些文物不受损害,不让历史遗迹被破坏。我们明白那些文物在此之前之所以可以完好无损,就是因为和空气隔绝,一旦它们接触到了空气,那么过往岁月的痕迹都会出现在它们身上,各种问题也会接连不断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