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辰@范仲淹和苏舜钦为何能写下名篇,竟源于一次“卖废纸”事件

在中学语文课本上,我们都学过《岳阳楼记》,它是北宋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作品。此外还有《沧浪亭记》也很有名,作者也是北宋政治家,名叫苏舜钦。有意思的是,范苏二人还是好友,并且他们能写出名篇,完全是因为苏舜钦卖了一次废纸破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从头揭秘吧。
王拱辰@范仲淹和苏舜钦为何能写下名篇,竟源于一次“卖废纸”事件
文章插图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苏舜钦是四川中江县人氏,于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考中进士,后来步入仕途,历任县令,评事和监进奏院校理,也算是一路顺风顺水。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氏,于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及第,先后担任县令和知州,最后官至枢密副使,相等于副宰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枢密使(宰相)叫杜衍,并且他还是苏舜钦的老丈人,就这样苏舜钦也结识了范仲淹,并且他对范仲淹也一直很仰慕。在日常的生活中,苏舜钦和范仲淹的关系也很不错,二人虽然在年纪上有差距,但是很多想法和见解都很一致,因此在朝政上苏舜钦也都支持范仲淹一系列的改革政策,所以史学家将他们称之为“改革派”。然而,苏舜钦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政治敏锐度也欠缺,没有及时发现潜伏在身边的危险——守旧派。
王拱辰@范仲淹和苏舜钦为何能写下名篇,竟源于一次“卖废纸”事件
文章插图

北宋朝廷守旧派的代表叫王拱辰,他是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时期是三朝元老,在王拱辰担任御史中丞期间,就经常和范仲淹等人政见不和,因此他们两派也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在私下里,王拱辰一直想找机会除掉改革派,但始终没有好的时机,直到一年中秋佳节他偶然得知苏舜钦在府上宴请,同时还有范仲淹,欧阳修和梅尧臣等十多个人参加,并且他们也都是所谓的“改革派”。
王拱辰@范仲淹和苏舜钦为何能写下名篇,竟源于一次“卖废纸”事件
文章插图

王拱辰再派人暗中打听,还发现苏舜钦宴请的费用有蹊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王拱辰抓住了他的要害。据苏舜钦后来在文章中提到,他当时宴请宾客的时候发现家里钱不够,于是就从书房里找出来一大堆废纸旧书,并且里面还夹杂了一些不要的旧公文和奏折,然后让府上管家去街上都卖掉换钱买点酒菜。其实,在北宋时期卖废纸旧书补贴家用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关键苏舜钦卖的还有旧公文和奏折,因为朝廷规定这些东西卖的钱只能充公,而不能私用,不然就是贪污。
王拱辰@范仲淹和苏舜钦为何能写下名篇,竟源于一次“卖废纸”事件
文章插图

几天之后,苏舜钦卖旧公文和奏折宴请的事情就被王拱辰知道了,如果是换做其他人王拱辰或许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对于苏舜钦这些守旧派来说,王拱辰认为这是除掉他们的好机会。于是,王拱辰上奏仁宗皇帝弹劾了苏舜钦,以及参加宴请的所有人,原本仁宗皇帝也不想惩罚苏舜钦,但是王拱辰却轮番上奏弹劾,并且还拉来了其他的大臣一起弹劾苏舜钦,最终仁宗皇帝没办法只好将苏舜卿等人革职查办。数月后,苏舜卿被判监守自盗,贬谪苏州永不得录用为官。
最倒霉的还是范仲淹,他也受到牵连被贬湖南,也就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开篇便是“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并且还有很多流传至今的名言佳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等,也都成为很多人的座右铭。不过,范仲淹后来依然得到任用,官至中书令和魏国公,也说明了其确有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