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四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这幅作品是刘钢2005年从英国拍卖而来 , 花了很长时间在广州找到一位装裱师 , 做了修复 。 又配了清末的榻子床放在前面 。
拍卖行图录上 , 这幅作品没有标注落款 , 刘钢从图片里发现了隐藏在角落的署名:臣五德恭绘 , 是典型的清宫廷臣字落款 。 他便以比较低的价格 , 买到了这幅被国外拍卖行忽视的作品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刘钢(右一)和律所合伙人在一起 1980年代
一个投资律师的艺术启蒙
刘钢1983年毕业于北大法律系 , 律师执业三十余年 , 是亚洲资本市场的著名律师 。
刘钢在职业生涯中有一个创举 。 2000年时 , 他设计出投资界著名的VIE结构 , 在不违反中国法律的情况下 , 使得外资可以进入中国法律禁止的领域 , 比如新兴的互联网行业 。 借此 , 新浪、网易、搜狐等中国第一批知名互联网公司 , 先后到国外融资并上市 。 他笑称说 , 因此当时还有人把他称为“中国互联网教父” 。
2010年 , 刘钢荣获国际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 and Partners)颁发的亚洲律师界“终身成就奖” 。
但刘钢对自己在律师行业取得的成绩很淡然 , “没有办法跟我的收藏相比较的” 。 在他看来 , 律师所做的业务 , 即使是VIE结构 , 效能也就持续几十年 。 “但是一些艺术收藏品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 将会持续上百年 。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斯坦福兄妹家居照片 图片由刘钢提供
刘钢的艺术启蒙 , 源于31岁时的一次进修 。
1989年 , 刘钢有机会前往英国进修一年 。 当时极少有人有机会出国 , 刘钢在当地一家律所实习 。 除了学到许多资本市场法律的领先技能 , 另一个额外收益 , 就是艺术启蒙 。
业余空闲时 , 他逛遍了当地大大小小博物馆 。 1989年春节 , 律所的合伙人还邀请刘钢去家里做客 。 一个古堡 , 四面墙上挂满了画 , 没有一块空墙 。 “当时我就想 , 原来在西方世界 , 真正有钱有品位的人 , 家居生活是这个样子的 。 ”
这次作客他乡 , 在他的脑海中刻下一个“真正收藏家”的形象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第一件藏品
而刘钢买的第一件艺术品 , 其实来源于一次“冲动消费” 。
1992年 , 中国法律允许私人开办律师事务所 , 刘钢第一批出来 , 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创办了律所 。 半年后的1993年春天 , 事务所第一次分红 , 三个人分享30多万的利润 。
刘钢清晰记得当时的兴奋劲儿 , “我们仨取了现金 , 回到办公室 。 后来喝得醉醺醺 , 我骑着自行车回家 , 把我分到的10多万就放在自行车的前框上 , 骑几步就打开看一眼 。 路过一个画廊 , 橱窗上挂着一副油画 , 我当时就是一个冲动 , 毫不犹豫拿出3000块钱 。 ”
这幅描摹丰收景象的油画 , 刘钢一直珍藏至今 。
互联网|对话收藏大家刘钢
文章图片

地下室收藏空间一角
之后从1993年到1997年 , 刘钢凭着自己的兴趣 , 前后买了有100多件 。
直到有一次在酒店开会 , 偶遇拍卖现场 , 翻了拍卖图录才惊觉自己“收藏水准有点低” 。 于是 , 他从头开始 , 下工夫恶补知识 , 才慢慢建立起自己的眼光 , 和属于自己的收藏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