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 三 )


这不禁让人想到 , 狄迪恩常年都要戴墨镜、甚至在室内也不例外 , 只是因为她的眼睛对强光特别敏感而已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
本文图片

琼·狄迪恩
不仅是时尚界会“误读”琼·狄迪恩 , 因为她那些疏离而冷漠的形象 , 外界还一度流传着“琼·狄迪恩的脆弱感”的迷思 。 对此 , 琼·狄迪恩也有自己的解释:
“我猜是因为我个子很小 , 而且我不怎么和陌生人说话 。 我写的大多数句子都是飘散而去的 , 而不是完整地终止 。 这是我的习惯 。 我不擅长和人打交道 。 我表现出来的这种疏远感可能是我开始写作的原因之一 。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
本文图片

琼·狄迪恩
狄迪恩身高不到 1.6米 , 体重不到90斤 , 她小说里的女性角色也大都与她相似 , 她们外表柔弱瘦削 , 表面上游离在生活之外 , 实际上却有着坚硬的内心 , 就像狄迪恩曾经公开赞美的美国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fe) 。
狄迪恩也一向不喜欢将女性作家的作品形容为“敏感”的偏见 。 这个词也的确与她的作品无关 。
“为了生存 , 我们为自己讲述故事”(We tell ourselves stories in order to live)是琼·狄迪恩最受认同的一句名言 。 她喜欢用第一人称写作 , 把自己的观点糅合到故事中去 。 散文家、小说家、采访人员都是她的身份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
本文图片

琼·狄迪恩
1963年 , 为寻找写作灵感 , 她在纽约工作两年后搬去旧金山 , 见识了被反战主义、反种族歧视、反同性恋歧视、致幻剂、摇滚乐席卷的1960年代 , 并在这样的环境下写出了她最为人称道的作品 , 新闻文学代表作——《向伯利恒跋涉》 。 这部非虚构文集被《纽约时报》誉为“一部丰富的作品 , 呈现出美国当下最出色的散文书写” 。
此外 , 她还著有《白色相册》《萨尔瓦多》等报道文集 , 记录下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实状况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
本文图片

琼·狄迪恩
如果你曾阅读过这些作品 , 就会领教到狄迪恩的文字不仅在1960-70年代是出众的 , 放在今天来看仍然铿锵有力 。
狄迪恩在遣词造句上很有讲究 , 她认为句式构架和表达句意之间关系紧密 。 这肯定要归结于海明威的影响 。 她曾经告诉《巴黎评论》 , 自己很早就开始读海明威:“我大概在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开始读了 。 他书里的句子对我来说有着磁铁一般的吸引力 。 因为它们很简单 , 或者说它们只是看上去很简单 , 但并非如此 。 没有人像他那样吸引我 。 ”
但狄迪恩的语调并非海明威那样的大男子主义 , 而是细腻独到 , 时而忧郁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
本文图片

琼·狄迪恩
那是一种像手术刀一样的文字 , 准确 , 冷静 , 专注 , 有力 , 却不失对细节的关注 。
这样的写作方式 , 与琼·狄迪恩的穿衣风格是异曲同工的 。 这暗示我们 , 那些在她身上松松垮垮、缺乏曲线的衣着 , 其实全部是精心挑选的结果 。
就连在写作时 , 狄迪恩也喜欢不厌其烦地描述故事中人物的装束 。
琼·狄迪恩|Joan Didion逝世:她的一生,让思想变成时髦,让智慧成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