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难以阻挡的不是节日,而是节日背后的感情

【情人节|难以阻挡的不是节日,而是节日背后的感情】节日确实是一种文化 , 任何一个节日背后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文化史 , 但节日文化必须化入情感 , 然后才能形成自觉 。
节日一般源自祈福、祭祀 , 或者是纪念 , 这些行为都有理性的外表 , 其表达往往是“为了什么 , 而在这一天做什么” , 这属于理性认知 , 但接纳一种节日 , 或者说过一种节日 , 则需要感情的驱动 , 如果没有感情驱动 , 那么在内心里就会排斥这个节日 。
如果热衷某个节日 , 那么一定有感情的驱动 。 当然 , 对于孩子们来说 , 喜欢节日或许仅仅是因为在节日这一天能够自由地吃喝玩乐 , 但这种喜欢看似源自官能或理性认知 , 其实感情却是终极动因——快乐 。
如果将节日作为感情的实现 , 那么节日也可以成为感情达成的理由 。
如果外来节日能够被接受 , 或者一个族群去过另一个族群的节日 , 要么这个节日能够作为感情的寄托 , 要么可以作为感情达成的理由 。
更多节日都偏重于精神 , 这是文化的升华 , 也是人在物质需求之上的精神追求 , 满足官能需求只是必要的辅助 , 吃文化与游戏文化虽然会融入节日 , 但感情却是节日能够得以延续的命脉 。
如果说节日不过就是感情的寄托或用来表达感情 , 那么只要一个节日能够做到这一点 , 就会有人过这样的节日 。
那么 , 过一种节日是否会造成所谓的文化入侵呢?表层文化的输入一定是有的 , 但难以实现“文化殖民” , 更难以化为一种信仰 , 因为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例子 。
借助节日实现文化输出 , 必然要经历“本土化” , 外来节日文化需要与本地文化嫁接 , 包括过节日的内容、主题和主要形式 , 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感情的激发 , 如果没有感情的激发 , 这样的节日终究会没落 。
节日是将平常的日子变得不平常 , 在节日里需要打破日常的言行 , 同时需要增加节日内容 , 而增加的理据 , 一是节日本身的文化 , 二是人们的感情需要 。
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分作三类:一是出于祭祀的需要 , 比如小年、大年、清明节、鬼节等 , 二是对自然的响应 , 比如春节及二十四节气等 , 三是对人事的关怀 , 比如元宵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等 。
节日总是有来由 , 所有“来由”看起来都是理性表达 , 但是能够让人们深深认同的 , 却是节日背后蕴藏的感情 。 如果一个节日的本身不能承载必要的感情 , 只是一种“说法” , 那么慢慢就会被人们忽略 。
人是看似理性实则感性的动物 , 人不是依照程序运行的机器人 , 而是依靠肉身运转的动物 , 官能感觉与感情状态才是人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体验 , 仅有理性不足以让人忧伤或快乐 , 喜怒哀乐的终极决定者是人的感性与知觉 。
现实当中人们的言行 , 尤其是在感情稳定状态的言行 , 表现出了十足的理性 , 但实际上 , 所有理性的一面都是感情过滤 , 或者说感情认可之后的结果 。
为了保护我们的感情 , 我们不得不表现出理性一面 , 其实每个人都想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 只是现实的生存境遇不允许而已 。
回到节日上面来 。 节日一定是经过了多数人的感情认同才能被接受 , 并且是在经过了感情上的认可之后 , 才上升到理性层面 , 然后将其固定下来 , 形成了所谓的节日 。
如果感情需要 , 那么理性很难扭转 。 如果一个节日可以满足一类人群的感情需求 , 或者说可以寄托某一种感情 , 再或者说可以成为感情达成的一个理由 , 那么这些人就会去过这个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