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东城“会馆有戏”元旦专场演出亮相,将打造前门片区演艺新生态

新京报快讯(采访人员 陈琳)12月25日,东城区前门三里河热闹非凡,“会馆有戏”元旦迎新专场演出在有着400余年历史的颜料会馆开锣。本次活动联动式特色表演也在临汾会馆首次亮相。
会馆&东城“会馆有戏”元旦专场演出亮相,将打造前门片区演艺新生态
文章插图
现场表演双人变脸。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贵彬 摄
【 会馆&东城“会馆有戏”元旦专场演出亮相,将打造前门片区演艺新生态】“会馆有戏”活动由东城区委区政府等部门主办。在元旦前夕,颜料会馆和临汾会馆联动推出专题文艺演出,通过声乐表演、器乐演奏、魔术杂耍、相声曲艺等多种形式,让会馆旧址褪去历史尘埃,展现出鲜活生动的文化新貌。
会馆&东城“会馆有戏”元旦专场演出亮相,将打造前门片区演艺新生态
文章插图
滑稽表演与观众互动。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贵彬 摄
器乐演奏《红歌联奏》、女声独唱《阳光路上》和《红旗飘飘》、男声独唱《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共筑中国梦》等多个节目,在颜料会馆演绎唱响。在临汾会馆,魔术、滑稽表演、双人变脸、三人猴戏这些清新质朴的民间艺术,沉浸式表演、创新性表达,让现在作为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灵动鲜活的色彩。这些“小而精”“小而美”“小而雅”的会馆演出节目,给寒冷的冬日添上了一抹色彩。
会馆&东城“会馆有戏”元旦专场演出亮相,将打造前门片区演艺新生态
文章插图
孙悟空与小朋友们互动。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贵彬 摄
会馆建筑千姿百态,会馆文化包罗万象,其反映的人文底蕴、精神价值、时代风貌都无不体现着文化的力量,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气质品位。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会馆有戏”不仅打通了会馆活化利用“最后一公里”链条,彰显会馆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也是乘势而上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服务百姓的应有之举。会馆演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文化工作者深耕于东城五色土,让东城风貌照彻文化百花园,满足了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一批批“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将让会馆旧址绽放昨日光华,也为东城“戏剧之城”建设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大戏看北京”的最新表达。
会馆&东城“会馆有戏”元旦专场演出亮相,将打造前门片区演艺新生态
文章插图
临汾会馆现场表演三人猴戏。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贵彬 摄
同时,对演出为载体的会馆文化深入挖掘与创新转化,也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支撑。“会馆有戏”进一步推动前门文化演艺新业态发展,通过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艺术产品与服务,形成吸引市民打卡的文化新消费,带动街区业态转型升级。
据介绍,东城区整合前门片区会馆文化资源,通过平台化运作引入更多团队、导入更多资源,不断赋予会馆旧址新的文化内涵。通过积极推动“会馆有戏”品牌建设,在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先行先试、先作先成,努力探索会馆旧址文物创新利用新模式。颜料会馆将在引入京演集团等国有院团优质演出内容开展常态化演出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联动周边街区打造驻场演出与多元文化IP。临汾会馆承载着山西地域文化,展现着民族文化多元融合图景,探索联动式小型特色演出,将不断丰富提升“会馆有戏”品牌内容。接下来东城区还将联动更多会馆旧址、特色街巷,致力于打造会馆演艺生态圈。更多会馆空间将通过“一馆一策”做好统筹策划,分步实现演出等活化利用常态化。
新京报采访人员 陈琳 摄影采访人员 王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