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12月25日电 题:闽台文创周:跨越海峡的“寻找”和“意外”
采访人员 林春茵
从事漆艺近20余年 , “乡土”贯穿于漆画家、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的创作中 。 回溯台湾漆艺发展源流的“原乡” , 也被他视为文化行旅中无法回避的一站 。
跨海入台的福建先民 , 把日常婚丧嫁娶的漆器带到台湾 , 漆工艺也自漆艺重镇福建传入台湾 。 上世纪30年代成立的令台湾本土漆艺初具现代教育意识的台中工艺专修学校中 , 传习技工有12名来自福州 。
第六届闽台文创周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继续举行 。 邱志军在期间举行的两岸文创产业发展论坛上回顾当时的“撞见” , 仍情难自禁:“一时间 , 我失了神 , 非常感动 。 ”
隐居于台南的王清霜以鲐背之年仍保持每天八九个小时的漆艺创作;赖高山的堆漆花器 , 每天堆一层漆 , 整整一千天堆满千层 。 匠心可鉴 , 邱志军醍醐灌顶 。 “明年我们将与台湾业界携手做百年台湾漆艺巡回展 , ”邱志军说 , “这是一定要去做的事 。 ”
福建省博物院曾收集了四百个华侨华人故事 , 打造百国百侨百物展 , 在海内外引起轰动 。 福建省博物院院长吴志跃在两岸文创产业发展论坛上回顾了一段“寻找”的往事 。
福州籍革命党人林觉民写给孕妻陈意映的《与妻书》原件珍藏在福建省博物院里 。 几年前 , 原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一位负责人从台湾来访 , 对吴志跃说:“我在大陆辗转过几年 , 寻找《与妻书》真件 , 终于找到你这里 。 ”
两位文博专家一起重弹旧曲:福州籍革命党人林觉民这封撼动两岸的诀别遗书里 , 49次提到妻子 。 丈夫牺牲后 , 意映将《与妻书》藏于铁盒绑在身上 , 直至郁郁离世 。 这段舍生取义事迹 , 令他们心有戚戚 。
《与妻书》原件保存完好 , 文创产品“夫妻对表”也备受年轻人欢迎 , 令这位台湾文博专家深受感动 。 “打动我们的 , 永远是情感 。 ”福建省博物院院长吴志跃说 。
福建闽台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郑金龙说 , 两岸同源同根 , 一海之隔 , “寻找” , 是难以割舍的主题 。
越来越多的两岸创客 , 从探路者 , 成为“摆渡人” 。 唯美客文创聚落创办人许权在福州古厝里 , 为台湾青年创客提供“一平方米空间”孵化文创项目;台籍教师、阳光学院两岸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彦彬带领台湾团队为乡村提供陪伴式乡建服务;台湾学者、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管幸生也着手成立福建省闽台青年文旅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 为台湾文旅青年提供发展机会 。
在正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福建 , 到处有寻梦故事 。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立足“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优势 , 打造台胞“第二生活圈” , 目前已吸引台企超过1200家 。
在平潭做田野调查时 ,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袁勇麟遇到了一对来探亲的台湾老教授夫妇 。 两老说 , 孩子来平潭创业 , 他们放心不下来探儿子 , “没想到平潭距离台湾也近 , 生活也好 , 干脆就留下来” , 在平潭北港村 , 开了一间小小的台湾奶茶店 。
袁勇麟说:“这样的偶然 , 越来越多成为必然 。 ”(完)
【文创周|闽台文创周:跨越海峡的“寻找”和“意外”】
- 社委会|西泠印社集中展示“闽海印风”
- 陈辉|福州文儒闽菜馆行政总厨陈辉:“做好人,烧好菜”
- 福文化|聚焦八闽福文化 东南网新推《福闻话》专栏
- 校园&福建援疆纪事情|闽疆再连线,两地共读朱子书
- 川台|川台文化产业走向融合发展
- |泉州的神明|陈保平
- 展至|石进旺八闽山水主题画展开幕
- 展演|第八届福建艺术节闭幕 闽台交流共谱“两岸一家亲”
- 黄蒙拉!用艺术温暖一座城 闽南大戏院迎来九周岁生日
- 批评家!2021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学术活动周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