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丽的中国蓝”呼唤更多呵护——专家建议,隐藏在长乐路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应“尽快纳入公众视野”

非遗&“美丽的中国蓝”呼唤更多呵护——专家建议,隐藏在长乐路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应“尽快纳入公众视野”
文章插图

长乐路637弄门口,一块蓝色的招牌上印着“中国蓝印花布馆”字样。按照指示牌穿过弄堂,跨进小门,再走过一条鹅卵石小路,终于,柳暗花明。
馆长朱瑞清1993年起在此工作,至今已近30年。他对蓝印花布情感真挚,对馆内藏品也是如数家珍:“现在的藏品已有4000多件,蓝印花布的纹样图案都来自民间,反映了百姓的喜闻乐见,仔细欣赏蓝印花布的图案,便从中感悟老百姓的质朴。”
蓝印花布的染料取材于天然植物。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最核心的技艺包括刻板、刮浆、染色、刮白等工艺。“能够原汁原味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不多了,现在有一部分直接使用化学染料,还有一部分无法做到双面刮浆,虽然操作看起来更便利,耗时更短,但总少了那么些味道。”朱瑞清略显遗憾地表示,纯手工作坊越来越少,传承人年纪越来越大,蓝印花布亟需更多呵护。
非遗&“美丽的中国蓝”呼唤更多呵护——专家建议,隐藏在长乐路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应“尽快纳入公众视野”
文章插图

迈过手工蓝印花布传承的“第二道坎”?
有人曾这样介绍起1900多年前源于中国的蓝印花布:“蓝色。高天的蓝色,远山的蓝色,古树的蓝色。在高天、远山、古树的蓝色上,印上白色的花,白色的鸟,白色的吉祥图案,这就是蓝印花布。它们做成了村妇的头巾,婴儿的摇篮被,青砖瓦屋的门帘;做成新嫁娘的床单被褥。它们飘舞在乡间、小镇,在古城幽深的巷子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兜肚、背包、椅垫、桌布、短褂、旗袍、挂图……蓝印花布一直融入并影响着百姓的生活。
非遗&“美丽的中国蓝”呼唤更多呵护——专家建议,隐藏在长乐路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应“尽快纳入公众视野”
文章插图

“上世纪70年代,包括‘的确良’等一大批化纤材料兴起并成为市场宠儿,蓝印花布的生存空间被压缩,长江流域的家庭式手工作坊逐渐式微,老的手艺人要不转行、要不休息。手工蓝印花布在国内遇到了第一道坎,”朱瑞清说。
久保玛萨,1921年出生在日本,今年是她的百岁诞辰。她痴迷于中国蓝印花布,曾不遗余力地在江浙、安徽、云南等地寻找老蓝步,提取纹样汇编《中国蓝印花布》;后出资购下长乐路三层洋房,与上海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国内第一家蓝印花布专业博物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在久保玛萨等中外人士的推动下,蓝印花布从扎根中华民间的传统手工艺登上大雅之堂,并走向世界。
非遗&“美丽的中国蓝”呼唤更多呵护——专家建议,隐藏在长乐路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应“尽快纳入公众视野”
文章插图

朱瑞清话锋一转:“但是,由于没有年轻人愿意接下这门手艺,传承人整体年龄依然偏大。如今,这种趋势更加严重,人才出现断档,再加上电脑刻板、机器染色的蓝印花布出现,手工蓝印花布可能会迎来第二道坎。”
上海市作协副主席赵丽宏对蓝印花布的传承发展抱有持续的关注。“蓝印花布,看上去很简单,两种颜色,蓝和白,但其中丰富的画面,中国人对审美的需求,民间对美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爱、对人类的情感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图案表达出来。这是非常奇妙的事情。”他建议在博物馆的建设管理上率先突破,“中国蓝印花布馆保存得很好,但是现在在长乐路的弄堂里面,知道的人太少,未来应该早日进入‘公众视野’,真正成为公共文博系统的一份子。”
非遗&“美丽的中国蓝”呼唤更多呵护——专家建议,隐藏在长乐路弄堂里的蓝印花布馆应“尽快纳入公众视野”
文章插图

创新“立体式”传承理念,推动记忆“数字化”保存
中国蓝印花布当前发展情况如何?该如何破局?就此,采访人员采访了江苏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南通大学南通非遗研究院院长吴元新。61岁的他出生在南通启东市汇龙镇,家族一直以织布卖布、染纱染线为生。如今,他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还获得了传统印染行业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