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永不停步做你自己 尽你所能( 三 )


李浴洋:对我来说 , 2021年特别值得记录的是线下授课的体验 。 两年以前入职 , 开启自己的“教学生涯”时 , 万万没有想到直至今年才有机会走进教室 。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 , 2020年春季学期我首次开课 。 而那个学期 , 疫情阻隔了师生 , 两门课程都在线上开设 。 秋季学期学生虽已返校 , 但我因为工作安排 , 没有开课 。 所以直到今年春天 , 我才踏入久违的教室 , 和学生真正“面对面” 。
上半年 , 我讲授“中国现代小说研读”;下半年 , 我开设的是“中国现代文学名家选讲” 。 后者是一门面向全校的通识课 , 选修的同学来自不同院系 。 我和他们一起领略十位现代作家的生命故事与文学世界 。 这些活跃于晚清至1940年代的作家 , 大都经历过战争 , 参与了社会变动 , 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世态与人情 。 在“后疫情”时代重读他们的文字与人生 , 仿佛格外能够获得一种诗力与启明 。 在课堂上 , 有几多瞬间 , 历史与现实接通;而在同学们的目光 , 以及提交的读书报告中 , 我也可以感受到青春的热度与历史的余温共情 。
在设计“名家选讲”课程时 , 黄子平老师提示给我爱默生在《历史》中的一段话:“一些引人注目的历史事实总是在我们个人的经历中被提出 , 并且在其中证实它们 。 就这样 , 一切历史都将变成主观;换言之 , 严格地说 , 没有历史 , 只有传记 。 ”我这个学期的努力 , 便是尝试从“传记”中见“历史” , 从“生命”中见“文学” , 也从“当下”中见“未来” 。 这有赖师生之间的会心 , 也离不开“面对面”交流的实现 。
4.工作、学习、社交、心态……饮食起居、健康休闲、消费娱乐……这一年 , 您最积极的变化在哪个方面?稍详细地说说?
傅光明:我的生活规律得十分单调 。 这个学期 , 每周一、二有课 , 都是文学翻译课 , 两个本科班 , 一个研究生班 。 除了备课、上课 , 其他时间就是译莎 , 新译完一部 , 趁着熟读文本的热乎劲儿 , 接着写导读 。 为此 , 觉得做饭、吃饭太耽误工夫 , 从去年居家办公开始 , 每天少吃一顿饭 , 持续至今 。 这对我实在是“最积极的变化” 。 社交嘛 , 基本没有 。 最大的娱乐 , 大概要算在“B站”上看纪录片 。 最大的消费 , 就是蔬菜、水果 。 最快乐的休闲是长跑 , 几乎每两天跑个六七公里 。 用凡尔赛式的话来说 , 我为莎士比亚而跑 。 不过 , 这是真话 , 因为梁实秋前辈早就并非打趣地说过 , 他之所以能译完莎士比亚 , 全在活得长久 。
绿茶:尽量适应环境 。 我不喜欢变化 , 总希望一切照旧 , 或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这一年 , 社交显然少了 , 但因为处在新书宣传期 , 还是要多多走动 , 参与书店的各种活动 。 在行动运行的情况下 , 我还是愿意走入书店和读者互动 , 通过这些互动 , 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和激励 。
5.2021年 , 您最得意、最后悔、最痛苦的一刻分别是什么?
傅光明:最得意的一刻:新译完成莎士比亚的罗马剧《恺撒》;最后悔的一刻:写莎士比亚的《恺撒》怎样“抄袭”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中的“恺撒”“布鲁图斯”“安东尼”三个人的分传时 , 后悔一个拉丁文字母都不认识;最痛苦的一刻:后悔自然伴着痛苦 。
6.2021年有哪些好书或影视剧、综艺、展览让您至今难忘?您会选哪两个推荐给大家?理由是什么?
傅光明:我只能毛遂自荐 , 推介自己的两本书 , 因为一入莎门深似海 , 完全被莎士比亚榨干的节奏 , 没多余时间看影视剧、综艺、展览 。 我有时怪莎士比亚这个快460岁的老古董 , 把我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 , 哈哈!两本书是:天津人民出版社5月出版的新译《理查三世》和《俗世一莎翁:莎士比亚的史剧世界》(上下册) 。 理由嘛 , 《理查三世》好看!不过 , 建议读出声来 。 要“读”不要“看” 。 《俗世一莎翁》则对莎士比亚整个十部历史剧做了个全景勾勒 , 它会告诉您 , 莎士比亚如何戏说英国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