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巳@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定风波》,在饮酒喝茶之间,写出深刻哲理

辛弃疾南归之后,虽然一心想要收复北方失地,驱逐金兵,但理想毕竟与现实不同,辛弃疾在南宋为官的时间少,赋闲的时间多,由于主张抗金,受到当朝主和派的排挤,多次被赋闲在家。
辛弃疾赋闲带湖的时光,生活简单而又无聊,对于他这样心怀大志的人来说,这不是一种休息,反而是一种煎熬了。所以在这段时期,辛弃疾的词中,总是隐隐传达出一种沉郁忧闷的感情,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爱国词人内心的细腻多情。


冯延巳@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定风波》,在饮酒喝茶之间,写出深刻哲理
文章插图

辛弃疾下面这首《定风波·暮春漫兴》便是写于带湖闲居时的一首佳作,这首词借暮春之景来抒发内心之情,然而却一反常规结构,先写情,再写景,上片以少年和如今年老的对比,突出现在内心的萧索,下片写残春之景,却以耐人寻味的手法,将哲理和情思蕴含其中,结尾又有一缕欣慰之感,充满了诗意的余味。
定风波·暮春漫兴辛弃疾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小注:(1)茶瓯[ōu],一种茶具;(2)香篆[zhuàn],篆字形的熏香。
上片整体来看,是用了对比手法,而且非常鲜明且强烈。词人开头追忆少年时风华正茂的种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那时候年少轻狂,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美酒烈马,好不快活!词人只用了这十四字,便为我们生动地表现了一位少年人春日里狂欢的情形,如在目前,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冯延巳@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定风波》,在饮酒喝茶之间,写出深刻哲理
文章插图

然而,词人突然一个转折,写现在“老去”的情景,“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现如今,人老力衰,一到了春天就像饮酒过量一样难受,如今只能在自己的小屋子里,烧上一盘熏香,喝上几杯香茶来消磨时光了。
原来“插花走马醉千钟”与现在的“茶瓯香篆小帘栊”当真是鲜明的对比,同样是写酒,前者充满了豪气兴奋,后者却沉闷萧索,只有茶这种温和的东西,才能让词人感到满足了。冯延巳曾写过名句:“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是完全的消沉哀婉,反而辛弃疾还更平和一点,至少还有好茶相伴。


冯延巳@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定风波》,在饮酒喝茶之间,写出深刻哲理
文章插图

可为什么词人前后反差这么大呢?难道喝酒就是少年,喝茶就是老年吗?词人没有给我们明确的回答,而是转入到了对暮春景象的描写。
下片开头说“卷尽残花风未定”,看起来似乎是奇峰突起,与上片关系不大,然而,仔细一想,却是自然地过渡。因为词人饮茶消磨时光时,自然会看着帘外的景象,而这时春风吹拂,将枝叶上的花瓣吹落,仍然不肯停下,如此看来,词人自然是厌恶春风的,可是他却紧接以“休恨”,让人有些不解,但接着又解释说“花开元自要春风”,原来,花朵盛开,也是因为春风的吹拂!词人这样曲折的转笔,无疑蕴含着哲理思维,春风既能吹开百花,亦能吹散百花,那究竟春风是好是坏?该爱该恨?这就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了。


冯延巳@辛弃疾与众不同的一首《定风波》,在饮酒喝茶之间,写出深刻哲理
文章插图

末尾词人突然发问,“试问春归谁得见”,谁看到春天归去了呢?这一问,问得令人不好回答,好在词人自己回答了,他说“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归去的春天,与飞来的燕子,在夕阳中相遇了!这真是妙不可言的一笔,将春天拟人化不说,还有一种诗意的美好,黄庭坚有名句说“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和辛弃疾此处,堪称异曲同工,亦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诗人的言语和神思真是让人无比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