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绿柳偎依堤岸边,翠柏昂首包祠前。马头墙上天欲暮,铁面孝肃立人间。”我以朝圣之心,访包公之祠。冷风以拂袖,素面以朝天。瞻仰一代清官——包青天,方知其脸并不黑,额上无月牙,发肤皆清秀,双目明如电。一笑比河清,只因系苍生。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历史上号称千古第一清官的不是别人,就是包拯,人送外号“包青天”。历史上关于包拯的传说很多,“打龙袍”“铡美案”“怒弹国丈”等故事家喻户晓,成为街头巷尾的美谈。其实呢,这些都是文学上的包拯,是故事和传说,和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但包拯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确是名副其实,其“包青天”之称呼也是当之无愧。他是天地间清官的楷模,万人景仰,千古流芳!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包拯28岁登进士第,便出任大理评事。因父母年事已高,便辞官不做,回到故乡陪伴父母有六年之久,后父母相继过世,包拯守孝三年,之后在别人的劝谏下才再次出山为官。此德行备受世人颂扬。司马光曾评价包拯“进士及第,以亲老侍养,不仕宦且十年,人称其孝。”同时代的欧阳修也高度评价包拯“少有孝行,闻于乡里。”包拯之孝可见一斑。故人称包拯“少有壮志,读书尽孝”。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当然了,包拯之所以成为千古清官,除了孝之外,也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其于年少便立下壮志,为天下苍生谋福利,绝不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人们称赞包拯“公正严明,执法如山”。
包拯出任端州知府的时候就曾赋诗明志,写下了一首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正气浩然的五律。那就是《书端州郡斋壁》: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首联便正本清源,认为吏治的根本就是要端正思想,为官者定要清心寡欲,更是把刚硬正直作为修身的基本原则。为官之道,当以为民谋利,而非为己谋私。这在当时贪腐成风的官场,如同一股清流。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前提就是要端正思想,要抱着为苍生着想的念头,才有可能成为好官、清官。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颔联以大树和精钢为喻,表明心迹。优质的大树终会成长为栋梁之才,而柔韧的好钢是不屑于用来制作钓鱼的弯钩。诗句中所透露出来的是包拯的胸怀大志以及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人格。



清官#“精钢不做钩”,千古第一清官,一首诗震古烁今
文章插图

“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颈联的意思是说仓库里的存粮多了,老鼠、麻雀等就会非常高兴,而野地里没有杂草了,野兔狐狸等就会发愁。当然这是字面上的意思。那要表达什么呢?这两句依然是暗喻,意指仓廪丰实的时候,那些偷吃公粮的贪官污吏就会很开心,而一旦仓廪空虚的时候,这些鼠雀兔狐之辈就会发愁。当然,他们愁的不是天下百姓,而是发愁没有油水可捞,没有民脂民膏可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