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中国美术馆展明清肖像画:如镜取影,妙得神情】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 , 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 。 发展到明清时期 ,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 , 涌现出曾鲸、禹之鼎、徐璋等一批杰出的画家 。 他们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 , 拓展了肖像画的题材、表现形式和创作技法 。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 展览从中国美术馆藏、南京博物院藏作品中遴选出百余件(套)肖像画作品 , 以时间为序 , 分为明、清两个部分予以展出 。 展览作品呈现了肖像画的不同形式、功能、技法 , 展现出中国明清时期肖像画发展的艺术成就 。
文章图片
展厅现场
文章图片
徐渭肖像 佚名 绢本设色 45.4cm×26.4cm 明 南京博物院藏
“写照如镜取影 , 妙得神情 。 其傅色淹润 , 点睛生动 , 虽在楮素 , 盼睐颦笑 , 咄咄逼真 。 ”这是明末清初学者姜绍书在《无声诗史》中对于曾鲸肖像画的评述 。 在中国古代 , “写照”“写真”“画影”“小像”“留影”等都是肖像画的不同称谓 。 作为记录人物的面貌 , 功能性与观赏性兼具的中国画创作形式 , 肖像画的发展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 。
文章图片
展厅现场
文章图片
影像 佚名 绢本设色 167cm×95cm 明 中国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
影像 佚名 绢本设色 265cm×148cm 明 中国美术馆藏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把中国画分为六科: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 , 而肖像画为人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 , 从商汤伊尹图画素王九主 , 到孔子“观乎明堂”所见尧舜之像 , 文献之述 , 屡见不鲜 。 湖南长沙战国楚墓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 为实物呈现的早期肖像画代表作 。 到了唐代 , 画家们善于传神写照 , 肖像画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 宋元时期 , 肖像画沿袭了唐代确立的创作规范和模式 。
文章图片
赵德昌夫妇像 任伯年 纸本设色 148.5cm×80cm 清 中国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
吴仲英先生像 任伯年 纸本设色 150.6cm×64.8cm 清 中国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
男影像 陈一潢 纸本设色 142.8cm×89.7cm 明 中国美术馆藏
文章图片
为任阜长写真(任薰肖像)任伯年 纸本设色 117cm×31.5cm 清 中国美术馆藏
明清时期 , 伴随着市场经济和城市商业的发展 , 肖像画走进民间 , 达到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 涌现了曾鲸、禹之鼎、徐璋等杰出画家 , 形成了鲜明的技法特色和成熟的理论体系 。 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 拓宽和创新了绘画题材、表现形式和作画技法 。 除了常见的帝王圣贤、功臣名士外 , 还创作了表现隐逸雅趣的文人肖像 , 以及留存数量众多的家族先人画像 。 表现形式有单人像、双人像、组合群像、不同绘画门类融合的肖像等 , 形式多样 。 创作技法或为墨骨淡彩 , 或为线条勾勒多层渲染 , 或为白描 , 或为受到西方铜版画和素描影响的兼容中西的画法 。 题材形式和技法的多样化彰显了肖像画的全面发展 。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中国美术!广州美术学院战“疫”作品即将亮相迪拜世博会
- 作品展|郑海鸥艺术作品展在阳江市美术馆展出
- 宋嘉|把美术馆“搬”到学生身边,让学生随时与敦煌“相遇”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后面还有3个字,原来我们一直误解了
- 中国传统文化#五月,一首诗站在窗外
- 盗墓案!中国盗墓史上最长的一次盗墓,屋里挖了整整20年
- 中国经济#2021年度经济学图书有三个特点:思想性、历史叙事及学科交叉
- 湖北省文联$新春佳节氛围浓 中国书法·年展全国行书草书作品展在汉开幕
- 红与黑#方隆昌/澡雪精神——庆祝第24届冬奥会中国画24家学术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