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6年、300工匠、600小时,寻找川地建筑工艺“营造法式”

建筑!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6年、300工匠、600小时,寻找川地建筑工艺“营造法式”
文章插图

▲进行古建调查的年轻人。
经过6年的艰辛酝酿,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科普系列短视频第一部《川地建筑的“大木作”》今天火热出炉,向观众展示了四川传统建筑营造工艺中的绘图、开杖杆、画墨、讨签四种濒危工艺。
宋代李诫创作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建筑学著作的瑰宝。近年来,随着老匠师的逐步谢世,营造技艺也面临“人亡技绝”的艰难境地。匠师王珍文是四川地区技艺最精湛的木匠之一。2015年夏,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文博馆员赵芸与王珍文的相遇,启发了成古建所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四川地区的工匠名录。
建筑!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6年、300工匠、600小时,寻找川地建筑工艺“营造法式”
文章插图

▲赵芸正在调查古建。
2020年,赵芸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四川传统建筑营造工艺及其文化价值研究(20CG187)”。2021年,课题组开始进行“川地传统工艺系列片”的拍摄。
“我们廓清了构件制作、构架组装、上梁、屋面椽子安装等大木营造的全部工序。拍摄中,王师傅逐一向我们展示了掌墨师一直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绘制图纸、开仗杆、画墨、讨签,这是大木作最为隐秘且核心的技艺!”赵芸介绍。
建筑!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6年、300工匠、600小时,寻找川地建筑工艺“营造法式”
文章插图

▲文博馆员李林东正在拍摄。
截至目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对建筑实体的调查已覆盖四川大部分地区,共计跟踪记录工地100余次,访谈掌墨师40余人,走访工匠近300人,收集访谈影音资料近600小时。近日,“川地传统工艺系列片”的大木作、竹编两部短片终于杀青。开篇之作“大木天工 栋梁匠心——川地建筑的‘大木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构件制作、构架组装、上梁、屋面椽子安装等大木营造的全部工序”。
“中国古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要特征,从选料、断料、构件加工、构架制作到小木装修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这套体系依靠工匠之间的口传心授得以世代延续。我们希望若干年后,这些影像记录和研究能够告诉后人,一座房子是如何盖成的,让后人能够从营造工艺中发现中国传统的智慧、匠心。”她说。
建筑!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6年、300工匠、600小时,寻找川地建筑工艺“营造法式”
文章插图

▲文博馆员白露采集信息。
目前,《四川古建筑调查报告集》第一卷已出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研究所所长余书敏表示,“未来在古建复原、数字化建档、永续利用、社教和研学方面会有更多的成果跟大家见面,为四川地区珍贵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我们的当代实践。”

作者:付鑫鑫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 建筑!秘而不宣的“看家本领”!6年、300工匠、600小时,寻找川地建筑工艺“营造法式”】*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