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苏轼岐亭访友,忆昔抚今,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 二 )


锦上添花不一定是真朋友,但是,落魄时还能雪中送炭的一定生死之交。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苏轼的这一生却有这么多不离不弃的挚交好友,本是不幸的人生又是何其幸运。
黄州&苏轼岐亭访友,忆昔抚今,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诗的尾联以回忆做结,余韵悠悠,令人回味无穷,苏轼面对好友们的热情招待,不由得想起去年途经此地时的冷清和凄凉,几欲泪下。
那时,春风岭上的梅花就快落尽了,这些梅花开在偏僻之地,本就少人欣赏,偏偏它们又都长在棘草之中,身世更是令人堪怜。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看到这些独自开放独自飘零的梅花,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坎坷境遇,禁不住悲从中来,有感而发,于是就作了《梅花二首》以记彼时的悲凉心情。
去年的今日是“何人把酒慰深幽”,今年的今日是“半瓶浊酒待君温”,一个凄凉,一个热烈,这样的反衬更加突出了挚友们的深情厚谊,让羁旅漂泊的苏轼倍感温暖。
前四句写诗人去往岐亭的途中所见,是严冬过后蓬勃的春天美景,风光如画,生机盎然,来日可期。
第五六句写即将离开岐亭,女王城饯别,后两句以回忆做结,抒发了挚友之情和这个春天一样,令人心生美好。
全诗写景抒情一气呵成,语浅情深,自然清新,余韵悠长,读来让人心生温暖。
黄州&苏轼岐亭访友,忆昔抚今,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写在后面:
苏轼的这首诗作于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的早春时节,彼时距他被贬黄州刚好过去一年的时间。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次年(公元1080年)早春在赴黄州贬所时途经岐亭,邂逅在此居住的昔日好友陈季常。
偶遇于贬谪途中,来不及诉说过往种种,二人唯有依依别过。时间转过去了一年,苏轼也安顿好了自己的心情,于是,就在第二年的早春时节(公元1081年)亲自到岐亭拜访老友。
黄州&苏轼岐亭访友,忆昔抚今,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
文章插图

苏轼最是个能随遇而安的人,虽然遭受了不白之冤,从繁华的京城落魄到了荒凉偏远的黄州,但是他的豁达和乐观总能令他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种种。
虽然到黄州的时间不长,可他却结识许多挚交好友,其中,潘大临、郭遘(gou)和古耕道三人就是他的黄州新友,这一次岐亭相聚,就有此三人作陪。
去年途经此地时,苏轼刚刚遭受了人生的重创,那凄凉的境况犹是历历在目。
而今故地重游,得到了好友的热情款待,让自己的孤单寂寞得到了温暖的呵护。
苏轼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有劫后余生的顿悟,亦有来日方长的展望,读来让人耳目一新。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