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如果晁盖没有战死,梁山会不会发生第二次火并

作者:屈明一、晁盖只是一个质朴豪爽的好汉晁盖上梁山前是山东郓城东溪村的保正,类似于今天的村长,祖上是本地的富户。晁盖平生仗义疏财,豪爽大气,专爱结识天下好汉。但凡有人来投奔他的,不论好歹,便留在庄上住。若要去时,又将银两赍助。平时最爱使枪弄棒,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亦为一方豪杰。各方好汉都愿与他交往,连郓城县的朱仝和雷横这样的马步兵都头,押司宋江也常愿上他这里蹭吃蹭喝,捞点油水。甚至冒着风险也要为他通风报信,可见他有足够的人格魅力。郓城县管下东门外有两个村,一个是东溪村,一个叫西溪村,隔着一条大溪。当初据说这西溪村常常有鬼白日迷人,下水在溪里,无可奈何。一日,有个僧人经过,村中人备细说知此事,僧人指个去处,教用青石凿个宝塔,放于那里,镇住溪边,一时西溪村的鬼,都赶过东溪村来。晁盖得知后大怒,从溪里走将过去,把青石宝塔独自夺过来在东溪边放下,因此人皆称他为托塔天王。晁盖独霸在那村,江湖上都传闻他的名字。若不是突然冒出个赤发鬼刘唐来报信,加上不安分的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使劲地上下撺掇,晁盖仍会过着他的衣食无忧,逍遥自在的日子。和吴用等一起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本还想不声不响的像以往一样过日子,不料白日鼠白胜被逮招供后,就只得去梁山落草了。梁山@如果晁盖没有战死,梁山会不会发生第二次火并
文章插图
晁盖上梁山不是被逼,而纯粹是主动犯事后的不得已,被动做了梁山的领袖。既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也就没有目标纲领的准备,如其他山寨一样,表面上同聚江湖大义,实则是啸聚山林,不守王法,只图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一时痛快而已。正应为如此,晁盖在宋江上山之前,老大做的还是称职尽责的,受到山上好汉们的推崇和爱戴,山上一片祥和,官军不敢小觑,使得梁山威名大震。可从这番经历可以看出,晁盖作为领袖的不足。识人不准,智取生辰纲中用了白胜这样一个爱赌博的闲汉,任凭吴用的计谋再周密巧妙,也架不住一个猪一般的队友,结果使好汉们的愿景都化为云烟,只能上山为寇了。其次行事不周,做下如此大事,也没有制定善后和应急的预案,以至于漏洞频出,被轻易破案。其三做事不果断,朝廷破案急迫,前有宋江报信,抓捕目标已确凿无疑了,还拖泥带水,几乎要被堵在庄子里,要不是朱仝放水,晁盖就不可能全身而退了。上了梁山后,林冲火并王伦,推举晁盖做了头把交椅,自此晁盖成了梁山的老大。此时的梁山,新旧共聚11位好汉,啸聚五七百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分工合理,一时兵强马壮,势大名盛。梁山@如果晁盖没有战死,梁山会不会发生第二次火并
文章插图
二、宋江上梁山易帜将是必然但随着宋江所带的清风寨系9人上山,宋晁力量对比就已平分秋色。宋江在江州转过一圈后再上梁山,山上头领陡增至40位,晁盖一派12人(加白胜),宋江一派则有28人,力量对比不但发生了逆转,而且还被宋江别有用心的分为新旧两派,使其截然对立起来,这就值得玩味了。当然,此时的宋江尚未站稳脚跟,不敢心怀妄想,还得看晁盖的脸色,仰其鼻息。随着宋江一步步主动地掌控了梁山的征讨大权,不断吸纳新好汉的加入,并对其极尽笼络之事,使得新入头领只知有宋江,不知有晁盖。而晁盖的班底却始终就只这12位头领,不但没机会增加,反而核心骨干吴用经过权衡,已毅然决然地悄悄站在了宋江一边,公孙胜选择了中立。不管晁盖察觉与否,都毫无应对之策。问题是没有吴用和公孙胜的帮助,晁盖根本找不到应对之道。晁盖本是一方豪杰,土生土长,没有从官从军的经历,没见过大阵仗,不懂得尔虞我诈,纵横捭阖,恩威并重,软硬兼施,尚属质朴直爽、尊崇义气的好汉。格局、谋略等都差强人意,由他领导一支山头并立,地头蛇云集,江湖好汉来自四面八方的队伍,确实勉为其难,毕竟斗争才是梁山的生存之道,而不是整天只要兄弟义气,喝酒吃肉,练武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