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新世纪之星”砖雕大师何世良:艺术就是要创造出独一无二

由广东省文联主办的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艺术展演活动 , 是推介我省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的活动品牌 。 199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 , 我省一大批各艺术门类优秀的中青年文艺家业已成为我省文艺界的领军人物 。
在新一届——第12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艺术展演开启之际 ,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前人的足迹 , 汲取前进的力量 。
“新世纪之星”
之 何世良
何世良 , 1970年2月生 , 省级非物遗项目砖雕传承人 , 广东首届传统建筑名匠 。 自小深受沙湾古建筑艺术熏陶 , 1986年初中毕业后进入木雕厂当学徒 , 师从木雕大师胡枝 , 学习广式家具雕刻和设计 , 掌握了传统雕刻的基本技术 。 后广泛考察和搜集珠三角、江南、北方等地的砖雕作品 , 进行临摹和研究 , 融各家之长 。 以宝墨园镇园之宝巨型砖雕彩壁《吐艳和鸣壁》成名 , 东莞粤晖园砖雕《百蝠晖春》是其技法成熟之作 , 后者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评为中国最大砖雕 。
岭南|“新世纪之星”砖雕大师何世良:艺术就是要创造出独一无二
文章图片

看过岭南砖雕的人说 , 砖雕仿如一幅幅题材多变的画 , 青砖黛瓦 , 叫人难忘 , 让人重拾一段段惊艳的老时光 。
何世良是省级非物遗项目传承人 。 他说 , 自己的砖雕作品在传统技艺风格基础上 , 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 比如写实、国画构图 , 还运用了木雕、玉雕等技法 , 作品既有传统性又有当代性 。
他的工作室里的砖雕摆件看起来沉静精美 , 实际上 , 砖雕却是个苦力活 。 一下到工厂走一圈 , 他必定是满身尘土地回来 。 在他的工厂里 , 砖雕手艺人往往戴着口罩 , 粉尘飞扬中 , 他们用刀慢慢雕出一朵朵精美花纹 。
1
喜欢美术 , 刚开始是学木雕
出生于沙湾的何世良 , 并不是砖雕世家出身 , “因为出生于古镇 , 环境熏陶 , 从小对古建筑感兴趣 , 喜欢美术” , 他说 。
1984年广府宗祠留耕堂修复工程开始时 , 上初中的何世良一放学便跑去看师傅们做砖雕、木雕等修复工艺 , “几乎天天去” 。
初中毕业后 , 由于家里经济困难 , 父亲希望何世良去做机械工 , 可他并不愿意 , “刚好红木厂找学徒 , 我对木雕感兴趣 , 就进去学雕刻 。 ”
不想3个月学徒期结束后 , 何世良赚的钱比老爸还多 , 一个月有两三百元工资 , “当时很自豪啊 , 我爸才100多元一个月 , 我是他工资的三倍” , 他用行动向家人证明了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 。
本是收入这么好的一份差事 , 半年后 , 何世良偶然听到隔壁厂要找人到广州白云区学精细雕刻 , 他放弃了原来这份工 , “我想去学更多的雕刻知识” 。
拿着低几倍的工资 , 何世良又一次当起了学徒 , 家人和朋友都不理解 。 同行也说 , “最怕当学徒了 , 工资低又累 , 你刚当完又当 , 图什么?”
他图什么?图的是开眼界 , “去到广州才发现木雕的新天地” 。
2
偷师名匠胡枝
又当了学徒的何世良 , 师从广式家具木雕工艺大师胡枝 , 潜心苦学四载 , 系统地掌握了广式家具木雕工艺的制作和设计 。 何世良说 , “胡枝当时是广州木雕厂的总设计师 , 是我当时跟随的师傅的父亲 , 属于师公辈 。 但胡枝对我的指导最多 , 最让我难忘” 。
胡枝一家世代土生土长于广州白云区大岭村 , 是广作木雕世家 。 清代以来 , 大岭村人就有从事木雕的传统 。 在今天的广州海珠广场、白天鹅宾馆和陈家祠等地 , 仍能看到胡枝的作品 。 上世纪60年代 , 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的屏风 , 胡枝也参与了制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