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意栖居地辋川,他为此地写下20首诗,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画( 三 )


本文图片

后两句“不知栋里云 , 去作人间雨” , 大意是说:不知道山野中的岚雾 , 化作了人间的雨水 。 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屋宇里的云彩幻化成雨洒落人间 , 此时的文杏馆犹如仙境一般 , 令人向往 。
在文杏馆中 , 诗人把悠闲雅居的文杏馆与人间联系了起来 , 暗指诗人要洁身自好却也不愿完全脱离人间的心态 。 这首诗极力渲染文杏馆的高深与幽静 , 诗中洋溢着参禅悟道的哲理趣味 , 却没有一句写明参禅悟道的事情 , 诗人只是从文杏馆的高深与幽静中透露出他对文杏馆的钟情与喜爱 , 这里是他的诗意栖居地 。
|王维的诗意栖居地辋川,他为此地写下20首诗,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画
本文图片

紧邻文杏馆的是一处自然景观 , 这里长满了野生的翠竹 , 因为被诗人命名为“斤竹岭”:
檀栾映空曲 , 青翠漾涟漪 。
暗入商山路 , 樵人不可知 。
斤竹岭是一个静谧的空间 , 这里平素很少有人来往 , 翠竹掩映的小道 , 曲径通幽 , 其间溪水潺潺 , 在这幽静的斤竹岭中 , 聆听潺潺的溪流声 , 简直如同享受天籁之音一般 , 让人沉醉 。
绝美、幽静的竹岭是一个让人返璞归真的去处 , 可以让人沉浸在大自然的静谧与天籁中 , 诗人在这里 , 足可以放下尘世的牵绊 , 远离都市的喧嚣 , 尽情地拥抱自然的静美 。
|王维的诗意栖居地辋川,他为此地写下20首诗,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画
本文图片

在斤竹岭附近 , 是一个村寨 , 这里的主人养着许多梅花鹿 , 因而得名“鹿柴” 。 (“柴”通“寨”)当王维一行的足迹来到鹿柴的时候 , 空荡的山谷中不见行人的踪迹 , 只是偶尔听到有人语的声音传来 , 却并未见其人 。 落日余晖将光线穿过枝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深林的地面上和绿色的青苔上 。 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鹿柴》:
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鲜有人迹的山谷、深幽的林子、温和的夕阳余光、绿色的青苔 , 自然中的一切都是无声的 , 安详的 , 和谐且有序的 。 王维遣字造句 , 朴实无华 , 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幅恰似刹那间得以永恒的夕阳晚林图 , 意境深邃 , 却又仿佛冥冥之中富含无限而无以言说的哲理和禅趣 。
|王维的诗意栖居地辋川,他为此地写下20首诗,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画
本文图片

静美和壮美 , 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 。 但静而近于空无 , 幽而略带冷寂 , 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 。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 , 正如苏轼评价王维的那样:“味摩诘(王维)之诗 ,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 画中有诗 。 ”
这首《鹿柴》 , 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 。 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暗 , 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 , 有光的幽暗 , 则较少为人所注意 。 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 , 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 。 但是这种敏感 , 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
|王维的诗意栖居地辋川,他为此地写下20首诗,每一首都如同一幅画
本文图片

鹿柴附近是木兰柴 , 顾名思义 , 这个村寨种植着很多木兰 , 村寨因木兰花而得名 。 在王维的笔下 , 木兰柴的美景是这样的:
秋山敛馀照 , 飞鸟逐前侣 。
彩翠时分明 , 夕岚无处所 。
落日将余晖洒向辋川 , 在秋色分明的木兰寨 , 美丽的夕阳让村寨的傍晚更显得充满诗情画意 , 音韵谐美的村寨与向晚的夕阳平分秋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