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学#老农模仿《咏鹅》作了首《咏鸡》,全诗18个字,获得国家级文学奖( 二 )


国家级文学#老农模仿《咏鹅》作了首《咏鸡》,全诗18个字,获得国家级文学奖
文章插图

危勇用亲身事迹启示人们,诗词创作不是文人墨客的专属,我们普通人也可以用诗词来表达我们的所思所想,而只有将诗词拉下神坛,文化传承才不只是说说而已。比较两首诗确实会发现诸多相似之处,例如《咏鹅》的“鹅,鹅,鹅”和开篇的“鸡,鸡,鸡”结构和韵律极为相似,而颈联“尖嘴对天啼”和《咏鹅》中“曲项向天歌”也有异曲同工之处,连营造的意境也颇为相似,但如果仅仅是生搬硬套之作,也难斩获国家级文学奖。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一呼一唤中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金鸡报晓图,同时“皓月”和“晨曦”乃是化用朱元璋诗作《金鸡报晓》中“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与描绘鹅形态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不同,《咏鸡》描写的是鸡的习性,同时“呼皓月”,“唤晨曦”的意境又给人一种身处黑暗却仍呼唤光明的向上力量。由此可见,《咏鸡》并不是简单地照猫画虎,而是汲取了诗词营养,并且融入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的好作品。结语因为危勇农民身份而质疑其诗词含金量的那些人,应该是忘记了什么才是一个好的作品。只要意境高妙且能扣人心弦的诗,就是好诗。骆宾王七岁作诗,诗作现今仍被广为流传,可见作诗者是不分长幼尊卑的,再者说艺术是纯粹的,一首诗词的好坏,怎可由它作者的身份来下定论呢?危老面庞黑红,身材高大,爱着一身列宁装。田间的劳作在他的身上留下了印记。朴实的外表和他农民的身份相呼应,但他又有一股精气神儿让他和其他农民区分开来。那就是他心中的那片白月光——对诗词的热爱,这份热爱也暂时让他忘记了劳作的苦闷,没有被生活的苟且吞噬。这应该就是热爱的力量,在大家都看到便士的时候,他看到了月亮。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