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琬|“梦中道路”与“四十平米的沙土”

李琬|“梦中道路”与“四十平米的沙土”
本文图片

(图虫创意)
我翻开手边的书 , 是朋友李琬的散文集《山川面目》 。 连续几个星期当中 , 我都将它随身携带 。 仿佛辽阔的国土 , 保存在这本小书当中 , 在这疫情延续的年份 , 在这繁荣的围城 。 一直以来 , 我总是愿意把自己所喜爱的作家们 , 想象成一些在枯叶间忽隐忽现的徒步旅行家 。 而现在 , 又一位年轻的旅行者回到了此时此地 , 她就置身于我们中间 。
按照篇目的排列顺序 , 我不知不觉地在脑海中描画出了李琬的行旅地图 。 这条线路从亚美尼亚的首都城市埃里温开始 , 她记下了清晨从窗外透进来的薄薄蓝光;然后是内蒙古赤峰的庆州白塔 , 呼和浩特和包头之间的小城萨拉齐 , 新疆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婚礼 , 喀什的当地时间下午五点钟;再到西南亚热带的澜沧江边 , 上海的静安寺 ,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 在这一系列繁复的地名之后 , 她将最多的篇幅留给了自己最熟悉的两座城市 , 北京和武汉 。 “山川面目”作为书名 , 当然是引用自古人徐霞客的一句话 , “山川面目 , 多为图经志籍所蒙” 。 可是“山川”这个词 , 却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另一句著名的现代诗:
“十年前的山川 , /廿年前的梦幻 , /都在雨里沉埋 。 ”
这是冯至用十四行诗写成的深夜省思——因为知识背景和审美倾向 , 李琬天然地与一批现代诗人存在亲缘性 。 而读完李琬的整本散文集之后 , 我能够紧接着想到的另一个范本 , 是冯至的散文集《山水》 。 作为散文的《山水》与作为诗的《十四行集》相互映衬 , 而同样地 , 这也是李琬的写作景观 。
如果要继续梳理的话 , 在现代文学史上更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家 , 恐怕要数诗人何其芳 。 在鲁迅的《野草》之后 , 另一份与“纯诗”极度接近的散文集 , 我能够想到的便是《画梦录》了 。 显然地 , 何其芳也是李琬喜爱的作家之一 , 在一篇关于《画梦录》的评论文章中 , 李琬把握了何其芳散文中的“结构问题” , 指出了散文文体在新文学语境中的身份焦虑 。 《画梦录》虽然放射出短暂的光芒 , 然而在八十年后 , 文学工作者们仍然要处理相似的文体困境 。
其实 , 与紧张的、梦游人气质的《画梦录》相比 , 《山川面目》似乎更接近于何其芳的第二本散文集《回乡杂记》 。 因为李琬从一开始就清楚(而何其芳或许并非如此) , 她的这些篇目是“散文”而不是“诗” 。 何其芳在《回乡杂记》中终于摆脱了“纯诗”和阿左林的影响 , 而对于李琬来说 , 她其实一直都免于承担类似的风格焦虑 。 从高中时期开始她就一直是《散文》杂志的撰稿作者;而诗人王年军在评论中认为 , 李琬的《山川面目》做到了莫里哀戏剧中的一句台词“不知不觉间用散文说话” 。
李琬|“梦中道路”与“四十平米的沙土”
本文图片

《山川面目》
作者: 李琬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年: 2021-1
但最重要的事情是 , “审美”始终贯穿在李琬的散文之中 。 我还是不由得想起 , 这是那条现代文学史上已有的“梦中道路” 。 《山川面目》的语言十分典雅 , 质地均匀 , 然而同样十分准确 , 比喻和洞见俯拾皆是 。 这些都是一位优秀诗人的基本素质 , 无须多言;在近些年出版的奥登、希尼、布罗茨基等重要欧美现代诗人的散文集中 , 他们也都给出了这样的示范 。 李琬的写作 , 从一开始就处于“正典”的脉络之上 , 并随着这脉络向前延展 。 她还并未“厌弃自己的精致” 。 “在大都市而不是在荒野中度过的白天总像一个平庸褪色的梦 , 而我们的夜晚 , 是在过去众多世纪的音乐、交谈、语句所留下的印象里燃烧殆尽的” 。 这是书中《夜与日》一篇的结尾 , 不知为何 , 我恍惚觉得这句话也有可能出自于曼德尔施塔姆的《时代的喧嚣》 。 在我的印象中 , 20世纪之初的俄罗斯白银时代或者民国时期的京派文学 , 总是带有一层朦胧的光晕 。 而现在 , 李琬的文字也有这种滤镜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