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气$苏轼为友人写下一首留别诗,鲜有人知,但其中一句却成千古名句

引言
苏轼,作为宋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在诗词、绘画、书法乃至医药、烹饪等领域都有着突出的贡献。
这样的一位全才,又怎能不让人羡慕。不过最难能可贵的是,就是这样一位人物,一位为官四十载被贬时间却超过三十载的人物,他面对坎坷的仕宦、人生的羁旅有的却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不屈,是“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的处变不惊。

诗书气$苏轼为友人写下一首留别诗,鲜有人知,但其中一句却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如果说人们对李白的尊敬喜爱,是因为他的不食人间烟火,是因为他“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如仙人般的人生选择;那么苏轼这样一个满腹才华,屡遭挫折却又有着“进退自如,宠辱不惊”品行的人,怕不就是人们理想生活中最好、最真实的人生标杆吧。
苏轼的“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的品行,也让他在当时便已经是拥簇众多。凭借自己的才华、品行,苏轼门下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陈师道、李廌等人亦是声名赫赫。而这种品行的养成,其实自其初显其名、初入仕宦时便已养成,也更能通过他在这期间的一首送给朋友的离别诗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书气$苏轼为友人写下一首留别诗,鲜有人知,但其中一句却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苏轼与好友董传
苏轼,1037年生于四川眉州。自幼便极其聪慧,而且少时他便已经立下大志。
在《宋史》中记载在苏轼儿童时《庆历圣德诗》流传到蜀地,诗中有韩琦、范仲淹等当代贤人,苏轼便藉由此向老师询问,并表示想要认识他们。
19岁时,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同出川赴京考试。而在嘉祐二年的那场考试之中,苏轼一炮而红,名动京师。适时,梅尧臣为小试官,欧阳修为主考官。清新洒脱的文风,让欧阳修、梅尧臣这样的诗坛大家惊为天人,欧阳修甚至说:“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诗书气$苏轼为友人写下一首留别诗,鲜有人知,但其中一句却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可正当苏轼名声大噪之时,他母亲病故的消息却从家乡传来。一行父子三人回乡奔丧,而作为儿子的苏轼自然要守丧,在守丧期满之后的嘉佑六年,苏轼参加了制科考试。
作为唐宋时期的一种特殊考试制度,这样的考试选拔极为严苛,有宋一朝通过的也不过只有41人,而能够拿到最高等第三等(分为五等,其中第一、第二虚设)的也唯有苏轼一人。这也可见当时苏轼的声名之盛。
而在通过之后,苏轼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在前往凤翔任职之时,文人董传与之相伴。作为一个有志于科举的文人,适时董传虽然穷困潦倒,但他却不坠青云之志,准备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的苏轼风头正盛,而反观董传则俨然是一副落魄书生模样,二人之处境无疑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可苏轼非但没有嫌弃董传,反而还被他的努力所感动。
而就在次年苏轼回到长安后,苏轼便写下了《和董传留别》一诗,用以勉励董传,希冀他能金榜得中。

诗书气$苏轼为友人写下一首留别诗,鲜有人知,但其中一句却成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和董传留别》诗
和董传留别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这首诗中苏轼尽显其功力,巧用了众多的典故,含蓄地表达出了苏轼对于好友董传的希冀。也或许正是藉由此让这首诗歌的传播并不是很广,尤其是在现代以致于现代很多读者都是鲜有耳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