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和@被沈从文毁掉的九妹:离乡10年早已疯癫,与泥瓦匠私奔后惨死河边( 二 )


沈从文一心想着让九妹脱离湘西那个贫苦的地方,把九妹打造成出国留学的知性女人。
可正是这份迫不及待,也让沈从文忘了,自己的九妹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的九妹是否有天分…
不同于林徽因的出身书香世家,也不同于凌叔华极具天资的斐然才华,沈九妹虽然聪慧,终究是因为生活动荡,并没系统上过学。
所以,沈从文的这番安排,无疑是“为你好”的硬性伤害。
为了能够让九妹用流利的英文熟读《吉诃德先生》,经济再次陷入拮据的沈从文,纵然身体抱恙,却也只能捂着流血的鼻子不断地写作。
只因,他笔尖下流出来的一个个字,必须变成大米粒,他们的生活才能维持下去。
张兆和@被沈从文毁掉的九妹:离乡10年早已疯癫,与泥瓦匠私奔后惨死河边
文章插图

这番付出,也不是没有效果。
被沈从文悉心培养的九妹,此时浑身上下散发着迷人的文艺气质,后来的晚辈黄永玉回忆起对三表姑九妹的印象是:
“我觉得她真美。右手臂夹着一两部精装书站在湖边尤其好看。”
可是这样一派优雅文艺气质的九妹,活得却并不快乐。英语尚且晦涩,而法语更是艰深难学,毫无知识功底的她,学起来非常吃力,更不要说写文章如行云流水。
可沈从文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坐在九妹身旁,静静地看着九妹读书,透过读书的九妹,他仿佛能看到将来九妹出国留学后的风采;只因出国,是他从未完成过的心愿。
为了满足哥哥的心愿,九妹也只好整天夹着一本书在哥哥的朋友中走来走去,扮做一个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模样,来满足哥哥的“期待”。
久而久之,这样的生活,也让17岁的九妹享受到一种虚荣。
正是这种虚荣,让她不再刻苦研读,也不再潜心求学。
对九妹来说:只要能夹着一本外文书,在人群里晃悠一圈,便能引来瞩目,这种简单便捷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在价值观尚为混沌的年龄里,九妹便因哥哥沈从文的执念,早早失去了本心。
【九妹的执拗:因两段情事遭受打击,精神大不如前】
1933年,再次回到北平的沈从文,如愿娶到苦追四年的张兆和。
为了节省开支,沈家母亲独自回到凤凰老家,留下读书无成的九妹,跟随沈从文生活。
面对年岁与脾气见长、才学却无半点进步的九妹,沈从文心里是说不出的无奈。
为了让九妹有个好的归宿,他便与妻子张兆和,关心起九妹的终身大事来。
最开始,张兆和为她介绍了燕京大学的教授夏云,一个性情温雅、值得托付的好男人。
但此时的九妹,早就陷在欧美小说带来的幻想中,她渴望浪漫,却又不愿意被婚姻消磨美丽,她享受着别人的痴心追求,却不愿用婚姻捆绑对爱的自由选择。
所以,即便夏云对九妹是发自真心的喜欢,但是两个人的关系并未维持太久。
到了1934年,凤凰老家的青年刘祖春在沈家大哥的帮助下来到北京求学,凭借勤奋好学的品质,很快成为一个乡土作家。
为了报答沈家的恩情,刘祖春也经常来沈从文家探望,由此结识了待嫁的九妹。
两人相谈甚欢,向来眼光挑剔的九妹,对这个同乡,有着说不出的好感;而刘祖春更是喜欢九妹的灵动与活泼,所以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但没有多久,刘祖春就参加了革命;为了保护九妹的安全,他只带走了九妹的一张照片和那本被她翻阅许久的《唐·吉诃德》。
朝夕动荡的乱世,两个人就此失去了联系;这件事也为九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自从刘祖春走后,九妹总是觉得自己被骗了。